今天有最后一次机会去看北京的庙会,在北京呆了五年却是第一次寒假这么晚没有回去。明天去买车票,想是二十九或三十理应可以买到,本定了8号的票只是没有拿到。昨晚听到放烟花的声音,原来过年都是会放烟火的,似乎没有家里那边热闹,可能是还没有真到过年那一刻,也可能是首都的缘故。
在外边呆的太久,居然没有了回家的迫切,只是我妈说,过年了,人家都回家,你一个人呆在学校有什么意思。是啊,我不需要加班,又没打工,既然不忙着赚钱为什么要在举家团圆的时候独处异乡呢?更何况,别人都回,是啊,别人都回。从来如此,我或者其他的人都一定知道,别人都怎样怎样自己是没有理由不那样的。
其实,我是恋家的人,巨蟹座与生俱来的特质。我也明白“树欲静而风不止”的下一句说着怎样的心情。我不懂的只是,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为什么一定是这几天是集体行动的日子。习俗?古老的文明?一脉相承的延续?只是春节也好,圣诞节也罢,无非是一个民族区别另一个名族的抽象,内部的欢聚一堂其乐融融总是文化上一种不错的宣传,功能与国庆阅兵是没有太多区别的。或者有更多深刻的涵义,只是正在被我们淡忘着,节日越来越功能化地成为一种规律,为市场的供需关系作出贡献。
和节日一样,婚姻亦是一个扰人的问题。人们一边嚷嚷着“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一边不断催促身边人早日踏入坟墓。如果性爱和亲情一样是生理或情感的需求,为什么一定要在法定婚姻和法定节日中执行呢?或者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个众所皆知的真理来解释便可以了。因为法定节日可以带薪休假,而法定婚姻保证了财产的分割。人啊,总要吃饭,是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