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静地幸福在当下
当内心中争吵最为激烈的两个声音终于疲倦至极后,那个安慰了几千年来被流传为自甘平淡的人的一句话,终于发出了自己的声音,“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是的,若一切终逃不过时间的平淡,为什不安静地幸福在当下呢?
安慰,对,只能说是安慰,不是鞭策,不是鼓励,在狐狸与葡萄的故事广为人知的今天,处处溢满着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的智慧箴言,也许我只能对我的行为那些别人眼中的逃避,作出这种最为冠冕堂皇的解释。
累,真的,累。如果一个人的一生真的会被记录在案,恐怕我最多的时间是在说“我累了”。我无法做出解释,就像很多时候自己写下的文字,无法解释。我一直希望自己足够强大,强大到不用依附另外的存在,所以我一直察言观色着别人的需要,却没有想到让自己无可指责的过程却是让自己越来越依附于外界。
当浮士德伏案喟叹时,当简奥斯汀给出小说另外的结局时,我开始不由自主地一遍遍问自己“值不值得”。倘若功名如烟财富似土,所谓的真理智慧又是什么呢?我所要记录的思想又是什么呢?
那些千百年来思考的问题,就像被穿了太久的遮羞布,那些让人类倍感自豪可以区别于其他生物的思维,经历了太多的缝缝补补,终于不堪重负开始分崩离析,最终,一切关于真善美的追求都沦为了最原始的欲望,或者那些真善美本身被揭去伪装露出了赤裸裸的真实。
关于感情的文字我一直讳莫如深,三种感情无论怎样讲述难免都成为讲述者的语言,这对于一个无论什么话剧都只作为旁白的我是很大挑战,更何况我常自诩看遍了世事的变迁,并执意对世界作出理智的分析而不留纰漏。
无私是需要铁面的,所以我只能扼杀了我的表情。
三种感情中,人们对于爱情的嗅觉是最为灵敏的,所以我只能更快地跑。
喜欢,不是没有过的,只是那抽象被模拟为不同的面目却最终只能以抽象存在。对于会喜欢什么样的人,我一般会做出两种回答,一见钟情的,或像嵇康那样的。我不知道是否真如身边的人所言眼光被放得太高,其实我只是恐惧,恐惧生活的琐碎,恐惧对自由的放弃,恐惧改变或者妥协自己。然而当我被浮士德和简的结局刺激到之后,当我决定直面这种种的恐惧之后,我发现并没有承担抽象的人。不知道因为害怕那已知的命运而坚持去喜欢,是不是对喜欢的一种亵渎,只是人是自私,这也是真的。
我累了,为了一个完美的结局我听取了太多的建议,有意无意吸取的经验让我无所是从,那些自相矛盾的语言超出了我理解能力。我累了,累到不想证明自己强大,累到终于开始想安静,累到不想再对自己要求什么。
在我这五平方米的世界里,有一些寂寞的歌声,有一些寂寞的文字,以及我寂寞的自言自语,也许这样我便不会孤独了,那就安静地幸福在当下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