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正在北京浙江安徽天津四大卫视黄金档以及陕西卫视火热播出的医疗励志大剧《青年医生》自开播以来,就以众星云集的阵容和居高不下的话题度成为电视观众的新宠,收视数字一路飙升势不可挡。导演赵宝刚一向以准确紧握当下人们的思维脉搏而见长,《青年医生》尽管是定位特殊的行业剧,但他仍旧在剧中精确捕捉和投射现实中普通人的思想情感,令整部剧的真实感呼之欲出。昨晚播出的三集更是将医患矛盾直接而生动的展现,深入探讨关键时刻可左右人生死的“沟通危机”,引发了医疗行业内人士的大讨论。
http://ww4/large/4b9e47e4jw1emodywczamj20fa0a7myr.jpg沟通危机引观众大讨论" TITLE="《青年医生》直面医患矛盾
《青年医生》已经播出的剧集中,除去患者与医者在都对病情有着良好的认知情况下的沟通可以“彬彬有礼”以外,昨晚的案例可谓真实的血淋淋,直击观众心底。一个心脏病的老人因为家属的犹豫迟疑以及对青年医生的不信任,迟迟不肯签署同意书而最终耽误了救治,老人不幸离世。剧本用了整整一集的时间来交代家属的各种拖延,母亲关键时刻阵脚全乱拿不定主意,一遍一遍打电话给忙着开会的儿子打电话请其拿主意;儿子一会担心开刀风险太大,一会怀疑医生不够专业,满世界向其他专家咨询,终于说好迅速赶到父亲所在的意愿再做决定,又偏偏碰上高峰期大堵车,等在急诊室里迟迟未得到有效救治的父亲错过了四个小时黄金抢救期,遗憾地离开了人世。相信观众看到这里一定百感交集——在急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时,我们每一个人都可能扮演这位儿子的角色,一个决定可能是天堂也可能是地狱,实在是进退两难。而这一集也成功引发观众的大讨论,观众在一致“痛恨”家属的犹豫不绝的同时,也对医生是否可以直接治疗而引发新的讨论。或者用剧中海归医生沈青川的一句话来注解:“在这个过程中,医生和家属之间的谈话更像是一场基于自我保护的讨价还价,而却忘了疾病本身.”由于缺乏专业基础知识,患者在疑难杂症的治疗中,不断面临这样尴尬的局面——进一步全盘听任医生,总担心过度治疗给身体以不必要的负担;而退一步全由自己做主,却又很可能错过最佳治疗期限而酿成遗憾,如此的苦闷始终伴随电视机前的普通观众们,也正是《青年医生》引发大众共鸣的关键切入点。
http://ww2/large/4b9e47e4jw1emodykm702j20fa08p75u.jpg沟通危机引观众大讨论" TITLE="《青年医生》直面医患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