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阅读要注意两个误区(博首推荐)

(2011-07-26 08:40:06)
标签:

心理发展

少儿出版社

儿童阅读

专家学者

阅读能力

教育

分类: 育儿交流

1.阅读等于识字
    这类家长的思路看起来很清晰:要读书当然就得识字,不然怎么读?孩子学会了多少张识字卡片,一本书背下来又认识了多少字,他们就特别兴奋,到处跟人炫耀。其实绝大多数专家学者都认为,识字根本不应该成为学前儿童的主要发展任务。
    在识字之前进行的阅读可以称之为“前阅读”,孩子可以通过对图画和大人讲述的理解慢慢体会读物的内容,这就是学习的过程,也是享受快乐的过程。慢是慢一点,但孩子的收获会很多,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很快乐。
    对孩子来讲,阅读就应该是一种像吃饭、玩耍一样自然的生活,而不是需要完成的作业。识字也好、背诵也好,种种打着培养儿童早期阅读能力的旗号硬性要求孩子达到某种教育功利指标的方式,都不符合学龄前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我们不能这样去做。
2.买书注重实惠
    千万别以为书中的字越多越好,图画太多浪费钱。曾经有位少儿出版社的负责人就谈到类似令人担忧的现象:从他们社出版的各类童书的销售记录来看,比较受欢迎的多数是以文字为主的传统图书,而一些海外引进的大图、多图、少字的新型童书销售则略逊一筹。
    这种现象由价格而起,也由观念而来。传统图书印刷、纸张方面成本都比较低廉,价格自然不高。海外版为追求色彩鲜艳,往往成本较高,价格难免居高不下。再加上家长观念上总认为图片多、文字少,薄薄的一本就要十几元甚至几十元,太划不来。
    其实,儿童阅读的兴奋点是在色彩和图片上,那些文字繁多、拿起来沉甸甸的大部头,家长总觉得买着实惠,孩子看起来却未必领情。孩子不爱看,价格再贵也毫无价值。看来,还是遵循儿童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来指导孩子的阅读才为上策。

阅读要注意两个误区(博首推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