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宝宝耳朵孩子受欺负育儿/亲子莫尼卡宝宝教育育儿话题宝宝 |
请保护好宝宝的耳朵
刚看到珂姥姥的贴:掏耳屎把孩子掏成中耳炎(配图)马上让我想到昨天看的电视健康教育话题:一对情侣,女的老喜欢问男的:你爱不爱我?如果男的回答:不爱.女方马上揪男方耳朵,直至男方痛的没办法了才说:"我爱你".女方才肯放手.如此的方法持续了一段时间.
一天,女方揪着男方的耳朵问:"你到底是不是真的爱我"?男方跟她说:"真的."可女方不信多次核实而且越揪越大力,最后男方倒下了.此时女方还以为男方故意逗着她玩,可推了几下没反应.急忙打110电话.
男方经抢救,捡回了一条命.导致男方晕倒的原因就是因为女方长期揪男方的耳朵,而耳朵周围布满了神精系统.过力揪耳朵就伤到了神精系统会导致晕.吐.耳炎甚至死亡.
再回想邻居曾发生的真实案例:邻居有个四岁多的宝宝,宝宝聪明好动.一天,宝宝跟别的小朋友玩,玩着玩着就打起来了.对方家长一直骂邻居怎么不看好自家的孩子,四岁大的宝宝竟然欺负她家二岁还不到的宝宝.于是双方父母就吵了起来.
吵完后,邻居就把孩子带回家.回家后开始训宝宝.可宝宝的回复:"我还要跟刚才那小朋友一起玩."邻居一气之下重重的打了孩子左脸二巴掌.从此以后孩子的左耳再也听不见声音了.后悔有用吗?这可害了孩子终身呀!
上周,我现在的领居小李也曾跟我说起打孩子的事,她说她儿子太不听话了,她总是控制不了自已打他儿子的脸.打完后看着儿子脸上的手印又开始心疼.听完后我心里很难过.最后我跟他讲了以前邻居发生的事.她听了后开始后悔,保证自已不能再用打孩子来解决问题了.
请家长们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从新生儿起就应观察宝宝的听力,新生儿从一出生即有声音的定向力。听力差的特点为:当声音出现时,宝宝不会把头转向声音发出的方向,对突然响起的声音无任何反应,如惊跳、眨眼、哭闹等。出现以上现象,应及时到医院请医生帮助鉴定是否宝宝的耳朵出了问题,以便及时寻找原因及时治疗。
2.积极地治疗上呼吸道感染(鼻炎、扁桃体炎、咽炎、喉炎),由于婴幼儿耳朵在解剖上还未发育完善,中耳有一条与鼻咽部相通的管道叫咽鼓管,婴幼儿咽鼓管较宽、直、短与中耳腔几乎是水平相通,这就为细菌进入中耳大开方便之门,婴幼儿抵抗力差,如患了鼻咽部的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就比较容易引起中耳炎。
3.不要给宝宝挖耳屎,有的家长喜欢用不干净的小木棒、火柴杆、毛衣针、发卡、小耳勺等尖硬的东西给宝宝挖耳屎,这样做很容易将耳朵深处的鼓膜刺破,使外耳腔与中耳腔相通,引起中耳炎。
4.吃奶的宝宝家长应注意,不要在宝宝平躺的时候给其喂奶,因为这样宝宝很容易出现溢奶及呛奶,导致奶汁沿着咽鼓管流入中耳腔引起中耳炎。
5.有些药物如氨基糖甙类药物对一些特殊体质孩子的听力有损害,所以,孩子生病了,家长不能自行乱给孩子服药。
6.及时发现宝宝的异常现象,孩子患有中耳炎,年长幼儿会诉说耳朵的疼痛,不会讲话的小婴儿则表现为用手搓揉耳朵,摇头及不明原因的烦躁哭闹,如有以上情况应立即带宝宝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