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和辅食添加以及过渡到正式吃饭,从来都是水乳相融、相辅相成的朋友,根本不是势不两立、不共戴天的仇敌。母乳喂养有助于孩子接受固体食品,因为母亲的饮食成分与味道会渗透到母乳里(因此专家都劝告母亲在哺乳期一定要注意自己的饮食,尽量避免刺激性食品,以免引起婴儿的不适、过敏甚至拒绝吃奶),孩子从母乳中已经遍尝人间百味,十分乐意接受新的食品。倒是那些吃奶粉的孩子,免不了有时会挑食,因为奶粉的味道千篇一律,没有变化,孩子习惯了单一的口味,不愿意接受新花样。
还有人说,如果不断母乳,孩子就永远不会接受奶粉或者鲜牛奶。
母乳比奶粉和牛奶香甜,吃惯了母乳的孩子当然抗拒奶粉和牛奶。但是这绝对不是一种“永远”不变的状态,也不是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更无需采用断奶这种笨法子。
有一些孩子,无论是吃母乳还是吃奶粉,确实存在不好好吃饭的问题,但这和他们吃的是什么奶没有任何关系,而是大人在喂养方面的失误造成的。极有可能是在添加辅食阶段,家长没有采用科学喂养方式,没有培养孩子良好的进食习惯。或者是因为家长总以为孩子吃得不够、逼迫孩子多进食而造成孩子厌食;或者是因为家长过于频繁督促孩子吃东西,甚至不惜端着碗到处追着喂,而导致孩子失去了饥饿感。饮食是婴幼儿学习探索人生的重要途径,父母一定要谨慎行事,把握好这方面的喂养关系。小孩子天生自知饥饱,无需大人在一旁过多操劳,喂养原则应该是让孩子做主,饿了就吃,饱了就停;吃饭时在餐桌上认真吃,吃完了离开餐桌再去玩儿。当孩子出现进食方面的问题时,如果不是病理原因,家长应该审视自己的喂食手段和态度,从中找到问题根源,而不要将责任推诿到母乳身上,强迫孩子断奶,给孩子造成更大的损失和伤害。吃奶粉的孩子不好好吃饭,你们让他们“断”什么呢?断了母乳之后孩子依然不好好吃饭,你们又要谁来负这个责任呢?
那么,有没有贪恋母乳,不爱吃饭的孩子呢?有!但是,这仍然不是母乳的错。大多数见了妈妈就粘在奶头上不肯吃饭的孩子,是由于母子关系出了问题,是因为孩子从母亲那里没有得到足够的关爱,母亲除了喂奶之外,陪伴孩子的时间无论是质还是量都不够高,孩子以无休止地要求吃奶来满足自己对母亲的需求。这样的情况下,如果断奶,岂不是与孩子的愿望背道而驰?这时候断奶,给孩子造成的心灵伤害最深。
另外还有一些常见的因素,导致母亲提早断奶。比如需要上班的母亲,其实无需断奶,工作单位有条件的,可以把奶挤出来储存在奶瓶里,白天让看护人喂给孩子,下班后母亲直接哺乳。工作单位没有条件的,可以让孩子白天吃奶粉,母亲在家时则吃母乳,对孩子的健康远远强于完全断奶。还有母亲需要短期出差,也无需断奶,可以提早把奶挤出来,储存在冰箱冷冻室里,母亲离开的那几天给孩子吃。母亲在出差过程中,要注意及时挤奶,以保证乳汁分泌量不下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