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品之十五:弗莱德立克·基尔


标签:
古典音乐爱乐冷门音乐kiel基尔 |
分类: 我的冷门音乐CD陈列馆 |
展品之十五:弗莱德立克·基尔
(Friedrich Kiel 1821 -1885)
徐家祯
最终,基尔的天赋引起了Albrecht
Sayn-Wittgenstein-Berleburg王子的注意,因为王子也是一位音乐爱好者。基尔写的一组钢琴变奏曲被王子看到了,他十分赞赏基尔的音乐创作能力,就让基尔去他的宫廷乐队,向首席小提琴家学习小提琴。后来,基尔就在这个乐队担任独奏角色。加入王子的乐队之后仅八个月,他就独奏了意大利小提琴家维欧蒂(Giovanni
Viotti, 1755-1824)的小提琴协奏曲。基尔也向有名的长笛家昆莫(Kasoar Kummer)学习音乐理论。基尔十八岁时就成了王子宫廷乐团的首席,同时兼任王子几个孩子的音乐老师。他的钢琴演奏技巧也很好,特别擅长于演奏胡默尔(Johann
Hummel, 1778-1837)和莫扎特的钢琴协奏曲。
但是,基尔并不满足这样的生活,他觉察到自己理论知识的弱点,希望能有继续学习的机会。就像他后来回忆的那样:
“那时,由于得到王子的特别宠爱,作为一名十八岁的少年,我开始过了一个时期天真无忧的生活。我写的任何作品,马上就能得到演奏的机会。我可以做各种(音乐)试验,也可以观察(别的音乐家的演奏),我也可以有机会熟悉我们古典音乐大师们的器乐作品。但是,我缺少扎实的训练
—— 尤其是缺少对位法的理论 ——
的弱点越来越明显了。当我想写大型的、更复杂的作品时,我那时已经掌握的作曲技巧就显得不够用了。尤其当我看到约翰·塞巴斯蒂安·巴哈的作品时,我的这个弱点就显得更加清楚了,就好像我眼睛上遮着的鳞片突然脱落了一样。”
1842年,基尔二十一岁,音乐家路易·斯博(Louis Spohr,1787-1859)听到了基尔的演奏,就帮他得到了国王威廉四世颁发的一个三年奖学金,让他能够到柏林去跟著名的音乐理论家席格弗莱德·邓(Siegfried
Dehn)学习。就是在柏林,基尔自己后来也成了一位有名的音乐老师。他教钢琴和和声,学生中包括克拉拉·舒曼的一个女儿。在李斯特的推荐下,他出版了他的钢琴作品。
1862年,基尔的《安魂曲》在柏林首演,得到极大的成功。于是,基尔的名声也就在音乐界传了开来。
1866年,基尔在著名的思登音乐学院(Stern
Conservatory)得到了一个教职。他在该学院教作曲。三年后,他升为教授。1870年,他转到当时新成立的“音乐高等学校”(Hochschule
für Musik),校长是约瑟夫·姚阿幸(Joseph Joachim,
1831-1907)。后来这个音乐学校不但成了德国最好的音乐学院,而且到了最近几年,这个音乐学院又跟别的学院合并,成了世界最大的音乐和艺术学院之一。他的学生中有好几位后来都成了有名的音乐家,其中包括:英国的斯坦福特(Charles
Stanford, 1852-1924)和波兰的潘德莱夫斯基(Ignacy Paderewski,1860-1941)等等。
基尔的业余爱好是登山。他六十岁时还攀登过位于瑞士和意大利边境的欧洲第二高峰露莎峰(Monte
Rosa)。可惜一年之后,他在柏林遭遇了一次严重的交通事故。因事故而受的创伤一直没有痊愈。1885年9月13日,他就以此而去世。享年六十四岁。
基尔一生写过一百部左右作品。有编号的作品是八十三部,出版过的作品是九十一部。有几部作品没有编号。除了《安魂曲》和一些大型的宗教音乐作品,如:合唱曲和清唱剧之外,有三十多部是钢琴曲,包括一部钢琴协奏曲。但是,基尔最主要的作品却是室内乐,也有三十多部,占他全部作品的三分之一左右。在十九世纪,写过那么多室内乐的作曲家并不多。这些作品包括两部钢琴五重奏、三部钢琴四重奏、四部弦乐四重奏、八部钢琴三重奏、三部大提琴奏鸣曲、不少小提琴曲、中提琴曲、钢琴曲和一部单簧管与大管二重奏,等等。
虽然基尔一生创作了那么多部音乐作品,可是他去世之后,这些作品就很少有人提起,更不用说得到公开演奏的机会了。所以,很可惜,现在已经录成CD的基尔作品还不多。
基尔作为一名作曲家,之所以不能成名的原因很多,但,其中主要的原因是他生前不积极在公众之前“推销”自己。他是一位优秀的钢琴家和小提琴家,十多岁时已经能演奏协奏曲,但是到了柏林以后,只在早期开过一场音乐会,后来就热衷于做个默默无闻的教师而不再在公众场合开演奏会了。基尔有很多优秀的学生,他们中不少后来都成了有名的音乐家。而基尔的名字,往往就是在这些音乐家的传记中才出现的。1870年基尔在姚阿幸的音乐学院任教后,名声极佳。有很多协会打算授予他种种荣誉称号,还有别的学院和机构也来请他去工作,包括名声很响的莱比锡合唱团也来请他去担任团长之职,但这些荣誉全部被他辞谢了。据说,他在开过的仅有的那次钢琴演奏会上,对于听众的鼓掌声,竟然连鞠躬致谢的起码回礼都没有!
一位钢琴作曲家杰哈特·普切尔特(Gerhard
Puchelt)曾经这样比较过基尔和孟德尔松这两位音乐家的钢琴作品:
“从一开始,这两位音乐家就截然不同。孟德尔松的钢琴作品总是针对听众的,只有当有人在场与音乐家共享他的感觉时,他的音乐想要表达的意念才会存在。而基尔的音乐却没有这么直截了当。他的音乐有一种内在的沉静。至于听众怎么想,就随他去吧!”
但是,在基尔生前死后,赏识他音乐作品的,还是大有人在。比如,1862年,基尔的一部作品受到某位音乐评论家的批评后,著名大指挥家汉斯·冯·彪罗就站出来捍卫基尔:
“到目前为止,这位作曲家(指基尔 ——
笔者注)向公众提供的作品,只使他从有文化修养的阶层中获得尊敬和同情。实际上,从一开始,他就应该像大师那样得到人们的尊敬。要是现在的情况并不如此的话,那么我只能假定某些人的音乐知识有缺陷了。我的建议只能是请他们赶快自己去弥补这个缺陷。基尔的早期作品中表现出如此成熟的精神、如此少见的丰富知识以及技能技巧。要是有人看不到这些优点的话,那么,我们就只能找个借口说他只是业余水平罢了。”
塞尔弗忒罗斯特(R. H. R.
Silvertrust)在《室内乐期刊》(The
Chamber Music Journal)上评论说:“(基尔的)两部(钢琴)五重奏,是(音乐史上)全部钢琴五重奏中最佳作品之一。”音乐评论家维尔亨·奥特曼也说:“在我漫长的一生中,基尔的室内乐总是给我带来快乐的源泉。”他认为基尔是“旋律家”,他的弦乐四重奏现在被人遗忘是“完全不公平的”。在1866年的Berlin Nationalzeitung上,奥托·甘普勒何特(Otto Gumprecht)报导说:“更多严肃的艺术之友都知道他(指基尔 —— 笔者注)、重视他,……
并在最近的室内乐作曲家中,把他列为仅次于布拉姆斯的地位。在人们谈到最佳作曲家时,他的名字也总不会被遗忘。”
我一共买到五张基尔音乐作品的CD。具体内容如下:
1)a小调钢琴与大提琴奏鸣曲作品52号
2) 三首大提琴与钢琴曲作品12号
3)旅游图片(钢琴和大提琴)作品11号
1 Kiel- Reisebilder op. 11 - Sturm. Am Wasserfall. Allegro
2 Kiel- Reisebilder op. 11 - Romanze. Ziemlich langsam und sehr innig.
1)D大调钢琴和大提琴奏鸣曲作品Wo0号
2)大提琴和钢琴小组曲作品77号
3)g小调大提琴和钢琴奏鸣曲作品67号
1)a小调第一钢琴四重奏作品43号
2)E大调第二钢琴四重奏作品44号
3)G大调第三钢琴四重奏作品50号
3 Kiel Piano Quartet No. 1 - I
4 Kiel Piano Quartet No. 1 - II
5 Kiel Piano Quartet No. 1 - III
6 Kiel Piano Quartet No. 1 -
IV
1) A大调第一钢琴五重奏作品75号
2) c小调第二钢琴五重奏作品76号
1)罗伯特·福克斯:
降b小调钢琴协奏曲作品27号
2) 弗莱德立克·基尔:
降B大调钢琴协奏曲作品30号
7 Kiel/ Piano Concerto In B Flat, Op. 30 - Adagio Con Moto
注1:见《展品之十四:古斯达夫·杰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