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请大家斧正《听马老师讲故事》之“师道”篇首

(2012-11-14 12:31:21)
标签:

杂谈

弄清师道本义

在对师道尊严进行非议之前,先要弄清其基本概念的内涵、外延,这不仅是学术的需要,也是对教育健康发展负责任的表现。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年出版的辞书对师道注释为1、师承;2、求师学习之道;3、为师之道。为了方便论述,我们把这三条逐一展开:

师承者,指治学的路数、学术个性、学派归属与老师有继承关系。无论学术界还是艺术界,师承都是使学术、文化的精华得以延续、发展重要手段,也是创新的重要基础。

所谓求师之道,传统文化的精典中有不少精辟论述,孔子《论语》中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礼记》中的教学相长学学半;韩愈《师说》中的无贵无贱,无少无长,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都是对求师之道经典的解释。

至于为师之道,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启功先生生前为北京师范大学提出的校训,可视为简约而准确的诠释。而韩愈在《师说》中将其概括为传道、受业、解惑。践行这三者,当然也离不开学高身正。如果能以如此师道规范教师,治学育人,何愁师严道尊,民知敬学”?笔者实在看不出,这其中的哪一条不合时宜”?倒认为这些经典的师道中国传统文化中可以贡献给全人类的瑰宝!

1.马秀群居士谈尊师重道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知我之前,如生我之前,故先生(老师)也!

曾有人问我最喜欢哪些文章,我说《师说》、《劝学篇》等等。在课堂上,我讲课常常引用其中锦句。

想一想,那些为我们辛勤劳动,忘却自我,呕心沥血,不计春秋的老师们再想一想自己,学无所成,愧对师心!更谈不上报师恩。

现在社会,很复杂了。有的学生慢师傲学,谩师骂教,真是让人心酸啊。想一想这些学生的将来,根据因果推断,可谓是不寒而栗。我在“孝敬是道”写道:不孝顺父母的孩子,即使家称万贯,晚年也会是凄凉破败的下场。父母是天地,不孝顺父母,违逆天地,父母可容,天地难容!不尊敬师长的学生,就是才高八斗,将来也会遭到慢待悲怆。老师是传道授业解惑人,老师是上楼的梯子,是过河的桥,老师是严正的尺子,是治愚的妙药……

所以,我们不但要提倡孝道,还要提倡师道。从“我”做起!对于传道授业解惑的老师们,我们应该要倍加恭敬的受教,更勿轻慢!

父母生下了我们的身体,抚养我们长大,我们要孝敬。必须要靠老师的教导,才能成就我们的学问;所以对老师,要和对君王和父母亲一样的尊敬。现在的人请老师教育自己的孩子,往往只是虚有其表,吝啬钱财而且还于礼有亏;甚至还出言不逊,态度反常,有意的轻视老师,谩骂老师,甚至打老师,这真是和禽兽相差无几啊!至于做老师的,目的就是在开启后生小辈的智慧,使他们把人做好,甚至成圣成贤,这种春风化雨的阴德,实在是最大的了!作为老师,有时候忍辱含苦,甚至屡遭非礼遇,却不忍放纵人家的子弟,更去严管勤教,善巧施导,惟恐误人子弟。这些学生明白吗?!

宋朝的游酢、杨时,两人一同拜在程颐的门下做学生;有一天,两人一齐去拜见老师,程颐偶然闭目瞑坐,游酢、杨时就站在老师身旁,恭敬的等候,而且等了很久;程颐醒了之后,这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了一尺多深了。而两人的脸上,则毫无一点的倦容,对老师的执礼,更是愈加的恭敬谨慎。后来两人都得到老师学问的真传,共同将濂洛之学弘扬于天下。

现在学生,很多是心浮气躁。甚至反供养了。跟老师学,养成了要的习惯,要了又不领情,还骂骂咧咧。跟老师讲条件,不答应就不学。老师就答应呗,反倒误解老师另有所图。老师是明白人,不在乎学生这样,在乎的是如是下去,会害了学生。多么慈悲伟大的师道!现在学生,有多少人明白这些呢?

宋朝的岳飞,他的老师周同,能够拉三百斤的大弓;周同死了以后,岳飞每到初一十五的时候,必定准备好了祭品,在老师的墓前跪拜哭泣;并且将老师送给他的弓,射了三箭之后,才返回家中。岳飞成为一代忠孝仁义的名将,名垂千古。

从前有位王老师,训诲教导启蒙的儿童,非常的尽心尽力,而且不计较学费的多少。并且常对人说:“天地君亲师,这五个是并列在一齐的啊!所以只要小孩拜我为老师,那么他终身的成败荣辱,我这做老师的都有责任啊!所以老师若是不能尽心尽力地教导子弟,反而误人子弟的话,那么这个罪过,就跟庸医杀人的罪过,是一样的重啊!”王老师又喜欢为小孩讲孝悌的故事,他说:“求学问的人,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术,而后才学习文艺,先要把自己本分做好,而后才施仁;例如一个人在孝悌方面有所亏欠的话,纵然他的才华盖世,也是不值得重视啊!”王老师晚年得子,而这个儿子就是文康公,大家都以为:这是他善教子弟所得到的好报啊!

现在的学生,可能就是明天的老师,现在的孩子,就是明天的父母。做父母的希望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成龙成凤是果,孝道,师道就是因啊!

当然,近来师道愈来愈沦落了,这是事实。甚至沦落到了令人痛哭浩叹的地步啊!为人师表,不知道,也不曾去想误人子弟的罪过,必定会遭到神明的谴责!要知道,师道之“师”尤为重要!不能只讲究学生,自己更要以身作则啊!

从前有一位读书人,到了六十多岁的时候,跟他的妻子说:“我这一生,虽然不能够发达,但是有幸得到了一个很好的教书职务,才得以成家立业啊!”讲完之后,晚上就做了一个梦,梦到他的父亲责骂他说:“你的命,本来应该是可以考取功名的!只因为你担任教学职务,不能尽心尽力,而且还偷懒旷职,文昌帝君已经削去了你的功名,你却不知道,还在那里自鸣得意的夸口呢!”唉!看到了这个例子,就知道误人子弟的罪过,实在是非常的危险啊!

   

因地不真,果遭迂曲。人要学到知识也有一个因果关系,其中对师长的恭敬态度最为重要。如果不尊重、不恭敬老师,藐视、非议甚至辱骂老师,不管老师是否有错,此人都不可能真正学到任何东西,并且还要因为不恭敬老师而种下了愚痴业因。甚可怜悯!

老师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布施者。师道是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尊师重道。可以说不尊师就是不孝父母。净空老法师说:“我在家乡,小时候念私塾,念了四个月。那时没有学校,在附近祠堂里办个学校,一个老师带了二十几个学生。我的父亲送我到那里去拜老师的时候,带了礼物,穿得整整齐齐,长袍马褂。到老师那里时,在大殿上(现在是礼堂),先对孔老夫子的牌位三跪九叩首,然后请老师坐在当中,再对老师三跪九叩首,家长拜老师,把小孩付托给老师,求老师认真的教诲。”

现在师道败落具体表现为:一者为信根不具,于师之传承修证犹疑二三,无有实信,或信疑相参,时信时疑,犹如木之无根,随风飘摇,若此为入道大难,无有是处;二者为违背师教,唯慕虚名,不为实法,或浅有信根,不能实修,或阳奉师教,而实则背违,若此为进道障阻,难获法益;三者为不知感恩,于无上大法之传承,多劫因缘之际遇,无丝毫感恩戴德之想。或说感恩也只是嘴皮,求师十样,九样满足,一样达不到自己心愿,就怨气冲天,或生怨恨。更谈不上珍惜师道妙法,不能精进,不能相应,修道难成。师,是“公”家的没错,像太阳,大家感恩才是。如果,把师当成“私”家财物或为公家“东西”,不拿白不拿,就大错特错了;四者为谗曲待师,谣言惑众,徒依师名自高身价,于道与德无有分文,若此为丧德败行,且累师也重,罪过大焉。是故宗门曰:“师道不立,修法难成。”所以,修行要诀,端赖师道。所谓尊师,即是重道,惟有重道,是真尊师。

从前优异学徒,跟师父学神通“穿墙”,师父就把实修步骤告诉他了。他根基不错,练到五步之四就成功了。于是说不是师父教的,最后退出师门,另立门户,日后诽师谤师,视师为敌。阿弥陀佛。这样人多么可怕!大凡师父教学之妙法,一般根器学完成功,中等根器,未完成功,上等根器,随师同心,不学而功!

这个学徒,之所以诽师谤师,其一,开始入学就目的不纯;其二,干掉名人成名人!岂不知这样连师父都诽谤的学徒,成了名也会贻害众生,将来必堕恶道!果然,这个学徒在当众显示穿墙时,身体困在了墙中而死亡。他的师父去救他时,已经晚矣。

佛在《善恭敬经》中说:如果有人对教授、传法的老师起不恭敬心,论说老师的长短,他将来会堕落到一个名叫椎扑的小地狱中,一身四头,烈火焚身,毒虫常啖其舌,受完报后转为野犴、狼等畜生,常吃屎尿,后生人间常生边地,愚痴无智,时常被人轻贱、毁谤、凌辱,遭受极多的痛苦。

当然,如果老师不能为人师表、误人子弟,罪过甚重,也要受很大的报应,现世中这类报应例子不少,做老师的当引以为戒。但老师是否有过错绝不是学生可以有资格议论的,即使真有过错都不应该讲,否则就是对老师起了不恭敬心。老师是否有过错与学生对老师的恭敬态度是两个问题,如果因为老师可能或真实的错误而放弃恭敬老师的态度,那就是学生的罪过,是在造愚痴业因。对从其处学到哪怕是一点点东西的老师,都应该持有报恩之心。不懂报师长恩的人,终究是愚痴者。

【忏悔】

让我们为自己为他人生生世世不恭敬师长、说师长过错的罪过忏悔!再忏悔!

让我们为自己为他人作老师时不能尽职尽责、甚至误人子弟的罪过忏悔!再忏悔!

尽量多诵忏悔主尊金刚萨埵心咒:嗡班扎尔萨埵吽。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