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当代歌坛』443期的专访文字版

(2009-07-16 11:31:47)
标签:

当代歌坛

编剧

毛训容

心星的泪光

换换爱

恶魔在身边

流星花园

杂谈

这个故事不会100%和那个人生一样

独家专访 金牌编剧毛训容

 

 

关于金牌编剧,太多人有着好奇。在台湾,编剧不是一个人的工作,而是一个集体共同的智慧结晶。而毛编大多时候,都担着这一个团队的编剧领头构思与统筹的任务。

与毛编聊天相当轻松,那是相当愉快的过程。

其实比起“毛编”我更愿意称呼她为“毛毛姊”,在这次采访的“亲密接触”之前,我们早有交流,她是个很愿意与剧迷沟通的编剧,亲和美丽,像朋友一样。我喜欢去她的BLOG,看她的所写所想,她来上海,大家也会约出来吃饭,谈天分享,所以应该这么说,这次采访她,是我“蓄谋”已久的一件事,即使不是面对面倾谈,而只是电话采访。

短短40分钟显然是不够的,虽然毛编健谈而睿智。我一开始担心这样的关系(采访者与被采访者)会让我们两个变得拘谨,其实多虑了。我佩服作为一个编剧,毛编的严谨认真与专业,也相当欣喜,作为朋友,她知无不言,甚至在采访后觉得回答的有漏缺而MAIL给我,怕造成我编稿的困扰。

她就是这样一个细腻、知性、友善的人,写着动人、真实、精彩的故事。

□文/蓝

 

『我心里有一种Feel,它会中,会受欢迎,但没有想到后来反响会这么大。』

《流星花园》华流文化的启程之作,也是毛编戏剧作品的处女作。

因为流星而红的人、事、物太多,但它的意义又不止于此,毛编觉得最近采访她的人变得多起来,可能是流星花园一再被翻拍,又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但就如《流星》时偶像剧是个契机一样,我更愿意把《流星》当作了解毛编、了解编剧工作的一个入口。

 

记:因为改编了《流星花园》,又很经典,对你之后的编剧工作是否造成压力?

毛毛:其实不会耶!因为《流星花园》毕竟是改编自日本漫画,它本来就有很好的原型在,它收到很大的反响,有一部份要归功于原著漫画家,我并不觉得这会对我造成很大的压力。

 

记:当时有想过它会有这样的反响吗?

毛毛:我心里隐隐约约觉得它有受欢迎的机会,我心里有一种Feel,它会中,会受欢迎,但没有想到后来反响会这么大。

 

记:有去留意日本、韩国版的《花样男子》吗?

毛毛:韩国的到现在还没有机会看到。(日本的呢?)日本版的……其实我觉得他们改的不错,至少他们在制作方面是比我们强很多,不管预算也好,那种豪华的感觉也好,确实比台湾版强很多。那当然,他们的制作费也是我们的很多很多倍啦!然后我觉得演员的表演也不错,我不晓得日本编剧有没有看过台湾版,因为台湾版的部分,我们有做一些选择嘛!并不是照单全收,我们没有用的部分,我看到日本他们用了。我们没有用的是在台湾不适合使用的,我不太晓得日本编剧有没有故意因为我们没有用,他们就……(发挥的空间比较大?)对,可能是。我改编的版本比较适合当时台湾人的口味,包括我自己是观众的话,我也会觉得那是好看的,我是从这样子的角度去做改编的。

 

记:现在内地的这一版《流星雨》呢?

毛毛:我有陆续听说一些新闻。首先我有听说漫画家并没有授权吧?他们等于是自己重新整了一个故事,已经上档了吗?(没。)因为我只是陆续看到一些很片段的报导,目前的感觉就是——我觉得我们台湾版的男孩子比较好看,呵呵。我只能说我们选的(F4)的长相、身高、身材都还不错。据我所知,韩国版好像也不错。但目前我还没有看过他们的作品,所以没有办法作评论。但是我认为啦!越是后面改编的人应该会压力越大吧?企图心和制作费应该要更多吧?当初我们比较没有这方面的包袱,没有前面的人、作品作比较,那如果你硬要拿八九年之后的韩版跟我们当时的版本来比,其实也是我们的荣幸啦!是台湾版的荣幸啦!(当时的《流星花园》成了衡量经典的标准。)嗯嗯。

 

『不管是新闻事件也好,或是我们身边的朋友们发生的事情也好,在我身上自己过去的一些经验也好,都有可能是一个新故事发想的源头。』

我想,因为偶像剧,很多人会觉得编剧,特别是偶像剧的编剧是一份好差吧?

只是我们都容易忽略一份工作背后的辛劳,偶像剧不是为了幻想而暖色的,编剧也不适合写神话,毛编是一个很真实的编剧,她的真实在于——善于观察生活,她写的偶像剧,对照着现实,一点儿都不泡沫。

 

记:创作的灵感通常是甚么?

毛毛:都可能哪!就好像《换换爱》,那个故事你是知道的吧?我在我妹的网志上看到她和她男朋友吵架的故事,他们两个有一个不吵架兑换券,我看了以后就觉得用这个方式来谈恋爱还不错。但是,它只是个小道具,可我会因为这个小道具的发生而想出整个故事来,我想要表达出——唯有真爱才能兑换真爱。生活当中的各个小片段,它都有可能触动我,成为一个故事的发源。我记得当时在跟柴姊讲《换换爱》的时候,因为她听过我小妹不吵架兑换券的故事,说那只是一个小道具啊?我说不是不是,小道具只是一个入口,我要写的东西是甚么,是后面的。所以不管是新闻事件也好,或者说我们身边的朋友们,他们发生的事情,或是在我身上,自己过去的一些经验也好,都有可能是一个新故事发想的源头,但这个故事不会100%和那个人生一模一样。

 

记:剧本是一定要写出来,但写到一半,灵感卡住怎么办?

毛毛:痛苦。真的是很痛苦。呵呵。就要找些方法来解决,我可能会找和我旗鼓相当,实力蛮接近的同行,而且是好朋友,会找他(她)出来聊一聊。因为同行之间,第一、他(她)知道编剧的状况,第二、他(她)可能会比较客观地来看你现在面临的,剧本面临的问题。会给你一些意见,甚至,如果他(她)没法给你具体的意见,他(她)也可以提供你一些选项参考,让你比较容易自己去想象,然后再发展。

 

记:目前为止,觉得创作最辛苦的是那一出戏?

毛毛:是《换换爱》耶!因为『换换爱』背负了原班人马的包袱,《换换爱》又不是《恶魔在身边》的续篇,它是一个全新的创作。我自己觉得入口、包装的手法很像《恶魔》,可是整个故事,进入故事以后的叙事方法、结构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我会有比较大的压力,不管来自演员还是原来的导演、制作公司,因为他们可能期待你写一个《恶魔Ⅱ》,但你写出来的东西必须要突破。

 

记:当初是有想过要写《恶魔Ⅱ》吗?

毛毛:没有,一开始柴姊要我写《恶魔Ⅱ》,我说不行,就拒绝了。在我的部分根本没有《恶魔Ⅱ》这件事。我只接受所谓的原班人马,我知道这一组演员很受欢迎,但是我不愿意再写《恶魔Ⅱ》,我要写就写一个全新的故事。

 

记:一般写一出戏要花多少时间?周期多长?

毛毛:比方说《心星的泪光》是从十月份开始发想,十二月底确定故事,光故事就用了三个月的时间,真正写剧本是写到四月。这是最近的一部。《心星》还是有其它伙伴一起做编剧统筹的。那样子我写了七个月,原创。《换》的话,我好像写了一年耶!(周期都要半年以上?)对,应该说几个月是一定跑不掉的,三四个月算快的了。

 

记:偶像剧演员其实还蛮有限的,作为编剧有挑选演员的权力吗?

毛毛:没有100%挑选的权力,但如果这个编剧、制作单位,不管制作人或者导演,你们的密切度比较高,默契比较够的话,你是非常有建议权的。这个角色写出来,编剧心目中最希望演他(她)的演员是谁,是可以建议的。有建议权,但不一定挑的到,还事关演员档期等等问题。

 

记:是否有先挑好演员,然后特地为他们写一个故事这样的情况?

毛毛:很多啊!其实说实在的,蛮多都是这样子的。因为就像你讲的,演员并没有那么多,我们经常会为了抢到一个好演员,而为他(她)量身订做一部戏。像我最近的作品《心星的泪光》,就是言承旭走在编剧前面,然后他们找到我们做编剧,制作方非常希望他来演出嘛!他可能就会有一个演员本身对剧本的看法。当然也有蛮多是,我们已经有了故事,然后再去找心目中适合的演员,两种情形都蛮多的。

 

记:如果先有了演员的话,在设计角色会不会迁就演员本身的性格?

毛毛:编剧势必会做这方面的考虑,但不一定你认为他(她)是甚么样的性格?你就写出甚么性格的角色,不需要这样子。我们多少会考虑他本身的个性啦!状态啦!把这些东西考虑进去,但一个很大的重点是—编剧要设计出让他(她)可以发挥得很好的角色,我们从旁边观察这个演员,有时也许是要让他有突破,有时是把他性格中的某一部份放大,然后作一些其它的设定,觉得角色可以为他加分。我觉得去观察、想象表演者本身,不管是性格也好,能力也好,应该是必要的。

 

记:剧本出去以后,有些制作人或导演会改动一些情节,加入一些自己的想法吧?

毛毛:对,这在目前似乎是很难避免的一个状况。你写的东西,导演在现场可能没办法拍,会因为现场环境作一些调整,这很难避免。如果是你在出剧本时,制作公司老板或导演在制作上面或情节上面有意见,再还没有正式开拍前,都还有讨论的空间,讨论、修改都有可能的。

 

 

『当努力寻求更多的可能性的时候,我并不那么悲观吧?!』

有内地的制作公司有意找毛编写剧,她也希望在不同地域,尝试写不一样的故事。她不仅看好偶像剧的未来,对编剧这个行业、对这个事业,她都非常积极乐观。

编剧想传达的意念会如实反映在他(她)的作品中,一部出色的作品的魅力不仅仅只是表面上的制作,抛开这些华丽的包装,往里走,你可以看见最感动人的那部分,可能是一个画面一句台词,这些都是编剧深切的用心,他们是幕后英雄。

 

记:最近播完的《光阴的故事》和你以前写的剧的风格不太一样,这对你来说是一种新的尝试吗?

毛毛:对,是新的尝试,但这个故事的主导不在我。我是一半以后才加入进去的,那时候《心星》结束了,主导故事的朋友,她……因为是八点档,长度和剧本份量都很大。她必须找到可以马上了解这个故事的前面在干嘛?也够专业的编剧,这个编剧的年龄、经验……因为我自己的父母亲也是从内地到台湾的,《光阴的故事》就是写这样的故事。他找适合的编剧还协理帮助他使剧本能够顺利的出产,我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被邀请加入进去的。

 

记:很多人觉得它代表现在台湾电视的另一种趋势,你认为呢?

毛毛:我不知道是不是可以用一部作品来这么简单地去定义?因为八点档跟偶像剧实在不太一样。八点档的受众群大多是三代同堂的观众,而偶像剧是在周末时段。我朋友一开始写这个故事的企图心是希望可以呈现和时下一般的八点档不一样的东西,显然,台湾的观众还是蛮接受的,这个故事呈现出比较温馨和相互扶持的感觉。

 

记:作为一个编剧,你怎样看待偶像剧的原创性及前景?

毛毛:这样讲好了,我觉得这几年来,偶像剧的题材开始有比较多元化的内容了。早几年比较多从日本漫画改编的,现在不管是《败犬女王》、我自己写的《心星》、还有像《痞子英雄》,或前两年的《爱杀十七》等,编剧们都在做一些不一样的尝试,不光锁定在年轻校园内了,题材开始往外拉,无论是社会议题的关怀,或是都会现象的反映。我觉得偶像剧只是一个定义而已,也许我们用的演员,看中他(她)的偶像外型,他(她)最好可以有更大的亚洲市场,但题材是可以愈来愈丰富的,所以当创作人努力地寻求更多的可能性时,我并不那么悲观吧!觉得还有很多的题目、内容可以挖掘。我也觉得台湾的制作环境以及对演员的要求更专业了。就以F4来讲,八年前的F4演的是道明寺、花泽类,八年后他们在演《心星》的程岳、及《痞子英雄》的痞子,八年前演小优的丞琳,和八年后《换》中的丞琳是不一样的,他们都已经更有实力,可以去挑战更困难的角色。

 

记:最近电视荧屏上有没有让你觉得很不错的原创故事?

毛毛:最近啊!我自己的这两部就很不错。《心星》和《光阴》。如果是偶像剧的话,《痞子》也很不错,我觉得蔡导做出了一个高度,但是因为这样的题材有很多地区可能没办法那么容易接受,当然,蔡导很勇敢地挑战了,但我们也要为制作方考虑,作了投资,你会想要起码的回收吧,他那个题材确实比较特殊。另外一出《波丽士大人》也很不错。

 

记:你会追看《痞子英雄》和《波丽士大人》这样的剧集吗?

毛毛:基本上又新戏上档,我是一定都会看头几集的,能不能吸引我再继续往下看下去,就是要看这几集够不够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因为我毕竟是一个编剧,看前面就可能知道这部戏的企图心在哪里。会的,如果这个戏够精彩,我当然会追看下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