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与母校龄同百岁  将复旦情传后人

(2007-01-21 14:39:10)
分类: 转载
与母校龄同百岁  将复旦情传后人
--访薛芬教授一家320余位复旦校友
(此文同时发表在文汇报2005年8月18日星期四第11面上)
 
 
    复旦大学百年校庆,恰是生物系薛芬教授诞辰100周年,与母校同龄可谓幸运之极,而其家族20余人与复旦的半个多世纪的情缘更让人啧啧称奇。
 
1941年薛芬教授到复旦大学生物系任教起,至今历时64年,家族中直系330人中,曾在复旦学习和工作过的15人(占50%),另外还有6位表亲。身份从中国工程院院士、研究员、教授、高级工程师、医生、讲师、经理到在校研究生,涉及领域分布于文、理、工、商、医、教。
 
    薛芬教授192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系,1941年到复旦大学生物系执教,次年正式任复旦生物系教授兼系主任(一级教授)。曾讲授脊椎动物学、细胞及遗传学等课程,深受学生爱戴。在他任职期间,系里所开设课程之先进、种类之多样居国内高校生物系之首,学生人数也在国内生物系居于首位。
 
    1946年,薛教授创立了海洋组,这是国内高校第一个海洋学专业。同年,开办了高级海洋渔训班,讲授海洋学、海洋渔业等课程。为国家培养急需的管理人材。19489月,薛教授应英国文化委员会邀请,赴英国利物浦大学海洋学系研究海洋学,为期一年。在赴英途中因心脏病突发不幸逝世,带着对母校的爱和未完成的壮志离去,令世人扼腕长叹。
 
    薛教授妻子储才1942年到夏坝复旦工作, 筹建复旦小学(名誉校长为邵力子夫人傅学文女士)。复旦返沪后,她又先后在教务处、历史系、经济系、图书馆工作至1965年退休。
 
    在复旦生活工作的六十多年中,她对学校的巨大变化亲历目睹,对校园的一草一木都怀有很深的感情。储才女士曾多次写下“我爱复旦如家”的感慨,每看到学校新的发展,总会感到由衷的欣慰。丈夫去世后,她独立抚养几个子女,让他们在对母校的爱中耳濡目染,熏陶成人。
 
    年逾90的储剑虹是储才女士的兄弟,他与妻子许亦娟都是老复旦人。储剑虹1942年到复旦大学(夏坝)工作,妻子是复旦中学的高级教师、教导主任。
 
    另两位表亲周君亮和吴敬南,均为复旦大学校友。周君亮毕业于土木工程系,1995年获中国工程院院士称号;吴敬南是生物系海洋组第一届毕业生,是我国海洋水产科学养殖的开创学者之一。
 
    在父辈的影响下,自小在复旦成长的后辈们,对复旦怀着一份特殊的感情。薛教授之子薛寿征1948年入读上海医科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2000年两校合并,他重回复旦怀抱。母校学园浓厚的学术气氛和浓郁的民主空气让他感染最深,终身难忘。大女儿薛川华及其丈夫汪岳新为复旦化学系系友;小女儿薛碚华毕业于复旦物理系,现为复旦副教授,丈夫李文俊毕业于复旦化学系,为高分子系教授。
 
    八九十年代,第3代后辈风华正茂,他们或曾在复旦小学、中学、大学就读过,或任职于母校,其中一位近期刚直升为中文系研究生。这年富力强的一代将亲历母校百年庆典,与祖、父辈同祝母校及爷爷薛芬教授的百年诞辰,而对母校爱的接力棒,也将经由他们从先辈亲人手中接过,继续代代传递,永不止息。
 
(记者 王慧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