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年6月份来到新单位,单位给我和她安排了两间宿舍。来的时候两手空空,总得置办一些必备的家当,锅碗瓢盆,煤气灶钢瓶。那个年代都时髦进口电视,找了小姨,电视4150元,比同事便宜了150元。中午下了班,从位于城区的商场用自行车将电视驮了回来。那时候年轻,几十斤重的电视,用木板固定在自行车后座上,一手扶着电视一手扶着车把手,来去只有一个多小时。电视也是我结婚时最贵重的物品,93年工资连奖金一个月才300多。一台电视就是两年的工资,现在想想都心疼。
从供销社花了13元买了一根长毛竹,架起天线,不需要从外面转动杆子,在室内就可以电动调整,调整来调整去最清楚的频道就是中央一套。
她兴奋地去喊隔壁同事,快来看电视快来看电视。同事和我一样大,父母在人民医院对面经营酒店,家境殷实,结婚后调到了城区中医院,老公现在也是局级领导了。只是十年前再见她的时候,她已经两次颅内手术,显得老态龙钟,步履蹒跚,丝毫也找不见当年美好的形象了。
《趟过男人河的女人》是我完完整整看过的第一部连续剧,每一天准时准点守候在电视机前,哪也不去。女主人公山杏坎坷的命运和她朴实坚强的形象至今记忆深刻。松下2188成了那时我最珍贵的物品,也是我结婚时最高档的家电,有一台进口电视倍感自豪。
从室外天线到有线电视,从只能收二十四个频道到现在上百个频道。从低矮的宿舍到宽敞的集资楼房。这台电视一直陪伴着我。二十六年多的陪伴,扔了真的舍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