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消失的荆山桥

(2009-08-12 14:42:05)
标签:

桥梁

古迹

传统文化

河流

建筑

奇迹

历史

杂谈

分类: 杂谈

消失的荆山桥     荆山桥位于徐州东北,它北枕荆山,南抵土山,腰部微向东弓,雄跨广阔的不老河,仿佛一道长虹横越天险,又恰似一条巨龙在烟波渺渺的水面跃跃欲飞。石桥全长1615米,中段主桥高6米,顶宽7米,底宽10米,有29孔拱形桥洞。南北两端引桥为梭形桥爪隔开的文武桥洞,其中南岸95孔,北端45孔,共计169孔,每个”。桥孔上有两对栩栩如生的石狮,中部有“万事津梁”。以上是荆山桥全景图 ,下面是仅留的荆山桥牌坊。消失的荆山桥 

    不老河三里多宽,是徐州古代的重要水系,古代驿道从荆山涉水而过。宋朝熙宁十年,苏东坡率众多治水专家实地考察,曾有建桥意图。明朝末年,不知何人已用乱石堆积为桥。到清朝,康熙二十一年,州人张伯量(张胆)建成正规桥梁。乾降先后五次驾临荆山桥,于十一年命白钟山重建。从此,代表中国最高建桥技术的桥梁展现世人面前。后清朝年李鸿章、桂嵩庆又分别奉命重新维修。民国二十四年,铜山县政府斥资修整,1954年,人民政府最后一次维修,1958年拓宽大运河时北头被毁,不老河干涸成农田。到“文革”中期,当地人把基石挖去盖房屋,基桩做了家具,从此留下千古遗憾。(这是仅存的牌坊)
    荆山桥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同治五年,清兵与捻军激战桥头;1938年日本侵略者进攻徐州时,曾用飞机轰炸桥梁;淮海战投国共两军激战四十九天,在近代战争史上留下了悲壮的一幕。

付:叙事诗·荆山桥的传说(巡山虎)
    2007年1月23日
  
  
  星光闪烁,
  静静地夜空悬挂着一轮弯月;
  鳞光隐约的河面上,
  船桨拍打着哗哗的水声,
  仿佛是在讲述荆山桥的传说......
  
  那是三百年前的故事,
  这里曾是水波浩淼的不老河。
  两岸的人们要靠渡船来往,
  就这样不知经历了多少岁月。
  摇船的是一位黑汉子,
  祖祖辈辈在这儿风雨不歇。
  人们都叫他姚老黑,
  为人豪爽又性情刚烈。
  
  当地有位富豪叫张文亮,
  家里良田万倾、
  金银财宝堆积如山岗。
  女儿大了要出嫁,
  夫家就在对岸的小村庄。
  
  这一天,
  他们乘船到了河中间,
  姚老黑慢慢地停止了摇桨:
  坐我的船,
  钱多的多给、钱少的少给,
  没有钱的不给也无妨。
  你是富家大户,
  又喜事临门,
  一定要多给船钱没有商量!
  
  张文亮听罢心里很不舒畅,
  嫌要得钱太多——
  骂姚老黑是黑人、黑脸、黑心肠;
  姚老黑听了火从心头来,
  嫌给的钱太少——
  骂张文亮为富不仁、全把人情忘!
  两人越说越有气,
  越吵越凶互不相让。
  
  张文亮被气得怒火满胸膛,
  一句话迸出像春天惊雷石破天响;
  人们听了呆若木鸡,
  个个都像傻了一样:
  难道非坐你的船不成,
  我就是倾家荡产,
  也要在这儿建一座大桥梁!
  
  不老河宽三里零三丈,
  放进一块大石头犹如扔进了东海洋。
  在这儿建桥,
  就像阿拉伯的故事——
  《天方夜谭》一样。
  
  姚老黑听着两眼直放火光,
  挺直了腰板拍拍胸膛:
  果真建桥也算你积了功德行了善,
  到了那天,
  我就把船拉到河北的山峰上!
  
  河北的山高五百丈,
  平地而起陡然向上,
  山的南坡至今有一条宽宽的路,
  相传是姚老黑拉船留下的擦伤!
  
  建桥的消息传遍了十村八乡,
  能工巧匠们都要去建桥梁。
  汶君是个英武的小伙子,
  从小跟爷爷学会了在石头上雕凤刻凰;
  听说要建荆山桥,
  第一个报名不要薪饷。
  去工地的那天早晨,
  未婚妻薷英送他到大路上:
  送给他三个亲手纳的垫肩,
  情切切地望着他语重深长,
  去吧、去吧、放心的去吧,
  俺一定等你把桥建成,
  咱俩在荆山桥上拜花堂!
  
  建桥先要建桥墩,
  桥的基础决定桥的命运;
  桥墩下夯入了木桩一根根,
  木桩的高如同建桥的人。
  
  桥墩一天天地往上长,
  桥梁从两岸伸向河中央。
  这天,
  河的南岸来了一位老翁,
  白须白发两目炯炯有神光!
  坐在茶棚前耍了一块石头,
  抵押了茶费又去了远方。
  
  大桥建了三年又三个月零三天,
  从两岸建到了河的中间。
  眼看就要合拱,
  总是没有合适的石头把那空隙填。
  这真愁坏了所有的工匠,
  汶君更是寝食不安。
  他信步经过茶棚前,
  那块石头“唰”地跳入他的眼帘。
  就像教徒遇到了神灵,
  汶君把它捧在胸前。
  凝视着石头看了许久、许久,
  尔后快步回到桥的中间。
  双腿慢慢跪下,
  小心翼翼地把石头往结合处填。
  那空隙瞬间变得天衣无缝,
  牢牢地被两边的石头紧紧夹钳。
  这时人们顿悟过来,
  那老翁原是鲁班爷再现!
  
  大桥建了一百单八孔,
  一百单八对石狮子栩栩如生。
  汶君和薷英手拉手走在桥上,
  数了一百零八遍也没数清;
  他俩来到鲁班祠前,
  恭恭敬敬的作了三鞠躬。
  
  不老河已经消失,
  荆山桥也不见了踪影。
  京福高速从这儿经过,
  还有运河唱着欢乐的歌声。
  金山桥开发区正在崛起,
  新时代的故事又在徐州传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