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豆豆成长记录积木娱乐体验 |
分类: 豆豆成长日记 |
去年同事就跟我讲他儿子在上积木课,建议我也给孩子报个班,给我讲了很多积木课的好处。
当时也就听听,认为积木这东西还用去报课吗?孩子喜欢的话,给买点积木回家玩就可以,何必去浪费那个不必要的钱。
前几天聊天时,他再次向我聊天他儿子上积木课后的变化,建议有时间带儿子去听听体验课,看看小朋友是否喜欢。
周末正好有空,就带着儿子去参加了一次体验课程。
一进活动现场,小朋友就被那里的环境所吸引,楼上楼下共分三层,地下层主要是小朋友和家长的休息区,在休息区孩子们和家长可以阅读一些书籍,对于喜欢看书的小朋友来讲,马上拿出一本书就开始阅读起来。
正在非常专注地阅读,以致老师跟他讲话都不搭理
先了解教室中相关的教具
老师以狮子王的故事开始当天的试听课,在故事中,穿插着讲述了正方形和三角形,以及为什么正方形有人能很容易让他拉变形,有人不行,接着,让小朋友利用教室中的教具,自己动手拼一个正方形。
正在专注地拼正形

为什么总是不成功呢?

终于找到原因,原来小螺丝并不是越扭就越牢固,而是需要掌握方向,当螺丝与支架成90度时,才更加牢固
正方形做好后,老师要求小朋友,如何在加一根支架的情况下,使正方形固定永不变形。
经过反复试验,终于知道,在两个对角之前架一根支架,即可固定



接下来,利用4根支架,围成一个正方形,从内和外看都是正方形


经过反复试验,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才得以完成








其他小朋友完成的作品
1个小时的体验课程,让豆妈发现豆豆小朋友在这个过程中的很多不足之处:
1、老师在讲的过程中,还没等待老师讲清楚,就开始动手操作
2、拿到教具时,不是先去观察教具的特点,而是先动手去尝试
3、碰到问题后,失败一次、二次后就开始有放弃的念头,并且直接跟老师讲,我不会,不会去想办法解决问题
4、耐心不够
5、不敢大胆地去尝试
看到小朋不足的时候也看到他的优点:
1、做事情能持之以恒。在围正方形的过程中,虽然失败很多次,心已不在课堂上,依然坚持做完
2、反应能力强。将正方形变成2个三角形后,老师询问小朋友为什么在正方形上加一根支架就能固定牢固,他非常清楚明白地告诉老师原因。
3、自尊心强。在组装的过程中,失败几次后,不经意间将背对着大家,专注地按老师的要求组装模型。
当天给小朋友上课的老师很和蔼,在课堂上让孩子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和能动力,让他们独立地去完成所需要完成的任务。这个是一般家长在家很难做到的。平时,当孩子碰到问题时,家长会及时地给予引导,慢慢可能就会给孩子养成一种依赖思想,而老师教给孩子的是:当面对困难时,需要自己去面对并勇敢找出解决的方法。值得学习和借鉴。
活动结束后,老师先是对豆豆当天的表现做了详细的评价,之后,我又与老师沟通了以后家庭生活中,应该如何地去引导豆豆小朋友,提高他目前欠缺的一些能力。
老师对豆豆的具体评价信息如下:
本节《狮子的赌注》课程的活动目标为:
1.
2.
3.
4.
5.
6.
7.
8.
通过本节课与豆豆的接触和观察,发现豆豆是个自尊心较强的孩子,具备独立思考和主动解决问题的意识。在遇到问题时,豆豆能够主动想办法去解决问题,表现出较强的抗压性和韧性。
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发现豆豆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量,能够在故事中提取出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说明豆豆具备较强的语言理解力。
同时,也发现豆豆的转向性思维、知识迁移能力较弱。
例如:豆豆知道正方形的结构特征,但在利用积木围正方形的过程中出现了缺口、长方形等现象,不能将已具备的知识灵活地运用于实际的搭建过程中。说明他的知识迁移能力较弱,而且不能从多个角度和方向去分析解决问题,不会变通,这个不会变通就是我们所说的转向性思维较弱,转向性思维弱的孩子在生活中就会出现一根筋和同样的错误会不断出现的现象。
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分析如下:
(1)对六岁积木的特点和使用方式的了解不够,导致在运用的时候可能存在一些定势思维。
(2)由于在平时生活中,孩子在处理问题时,观察角度比较单一,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也较为固定,导致孩子的转向性思维较弱。
(3)对于自己没有接触过的事物,就会不自信、着急,越是着急就越不能将注意力集中在这件新事物上。
针对豆豆这一问题,提出的解决方式是:
(1)在后期课程安排中,我们会帮助豆豆尽快的了解六岁积木的特点和使用方式。
(2)我们会给予豆豆更多的机会,让他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一步步的分析,寻找问题的关键点,并作出总结。
(3)让豆豆针对出现的一个问题去寻找多种解决方案,帮助他尽快的了解六岁的积木在使用上的多变性,培养他从多个角度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