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图片来源于网络
生产的历程,作为妈妈的我们刻骨铭心,但大家还记得临产入院前的24小时吗?
住进医院真正待产,已做好迎接痛苦的心理准备,又有医护人员随时在侧,我们专心+安心生孩子;但发现有临产迹象,又不够入院条件的那段时间,我们又是什么状态呢?
是紧张兮兮地高呼老公及家人,火速赶往医院还是虽有些紧张但气定神闲地做好入院前的物质和心理准备?
抑或是用特别的方式纪念宝贝最后在你肚子里的时光,留下影像、记下话语?
更有甚者,在身体还能承受的情况下,带着即将出生的宝宝呼朋唤友逛街购物或用各种方式狂欢?
等到阵痛来袭,在家里数着阵痛的时间难熬吗?你最亲爱的人是不是都及时赶到了你身边陪伴你迎接生命里最艰难的时光?又或许,因为紧张和没经验,这期间还发生了些乌龙事件?
这24小时发生的事,我们肯定都印象深刻。
也许有些妈妈因为不可预知的原因遇到了紧急情况,那么,也记下那些惊险难忘的历程吧;也许有些妈妈是选好了日子进行剖腹产,相对而言更轻松自在,又做了哪些值得记录的事情呢?
以上是亲子征文。
今天也凑凑热闹,记录下当时的经历。
在孕期34周做例行检查时,医生就提到过,豆妈的盆腔比一般人略小些,如果孩子偏大,就要剖产,如果在7斤以下可以考虑顺产。具体情况要看37产检的B超结果。
没出结果前,豆妈还坚持自己能顺产的想法,天天怪持散步,可惜的是37周B超结果出来后,医生给的意见是剖产
。豆妈想顺产的希望完全破灭。
剖产结论拿到后,就作好一些心里准备--剖产。已经明确给出的结论是剖产,豆爸和豆妈也不想再受那个发作疼痛之苦,只想挑个好时间和找到床位就安排手术。问题是正赶上生育高峰,没有过硬的关系那能轻易排好床好,豆爸托同事帮着找了点关系,想去产检之外的医院,人家的结论是,如果你在边产检还行,没在这边产检也不太好安排,同时告诉我们说,你们放心,不管床位多紧张,生的时候产检指定的医院不会不给你们安排床位的,实在不行,就耐心等待。没办子那就耐心等吧。
之后还是依照医生的嘱咐定期去做产检。预产期是1月29日,星期一,那天也正好是产检之日,一大早豆爸就带着豆妈赶往医院去做常规检查。住的地方离医院有段距离,北京的交通拥堵已惜已为常,为了结约时间,出门前先打车到最近的地铁,然后乘坐地铁到达医院。地铁中连个让坐的人都没,豆妈一直站到终点。好几次豆爸都想上去让别人给让个坐,豆妈说,算了,没必须,人家也没有义务给你让坐,再说,咱们选择乘坐地铁时就已经想到,反正时间也久,一会工夫就到了。顺利地在7点前赶到医院。可惜还是没挂上专家大夫的号,于是和豆爸一直等到8点钟过后,主治大夫上班后,豆爸去请大夫加一个号,才挂上专家号。加的号肯定是靠后,要想看也只能慢慢等,等前面的号全看完后才能轮到自己。大约快11点左右才轮到我们,先做常规检查,体重、血压、孩子心跳等,拿完结果后,主治大夫再看,大夫一看,就说现在宫缩利害,赶紧安排住院手术。豆爸说,没床位怎么办,大夫说,今天正好有位产妇下午出院,晚点退房,你们先去办理住院手术,他们退房后就可以安排你们。
于是跟着豆爸从门诊楼到住院楼,豆爸忙前忙后办理各种手续,豆妈则在走廊中等着,手续全办妥后,豆爸又折身回家拿些住院的东西,豆妈则在医院等候大夫的通知,一等就是两个多小时过去,没有任何消息,豆爸拿完东西回来后,依然没有消息,下午3点左右,豆爸再次去护士站问什么时候轮到我们,被值班护士和大夫狠狠地说了一顿,你们干嘛去了,怎么现在才想起来,刚才还找你们。奇怪地是,我们就一直呆在医院,那都没去,还傻傻地等着消息,现在却责问我们干嘛去,不在这边好好呆着
。这个时候不管他们怎么说,只能耐心地听着,训完后,开始准备手术。4点左右进产房,5点不到一个可爱的小生命呱呱落地。5点半左右出产房。
生活从此一切都改变。有了更多的快乐和辛苦。看到儿子一天天成长,那点辛苦就不算什么。

您好!我是新浪幼儿教育博客圈管理员/微博管理员。欢迎加入圈子超级qq群:0-2岁(含孕期)96496583,小小班(2-3岁)95215149,小班(3-4岁)51188902,中班(4-5岁)102748528,大班(5—6岁)71513544,小学生(6-12岁)6386474,请大家对号入座,每人限加入一个群!可同时加入新浪UC群:10215070。欢迎常到群里交流,常回圈子看看。

关注圈子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