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年前自己拧着蓝子在超市中购物

周六跑天津玩了一天,周日就准备在家好好休息顺便收拾好屋子。
早上刚起床就接到豆豆好朋友妈妈的电话问在那里,好朋友想找豆豆一起玩,豆妈说在家,你们过来玩吧,他说想约上豆豆一起去玩滑梯,豆妈说没问题,那你们先来我家,然后一起去。
挂完电话,豆妈赶紧把家里简单拾到下,再把需要用手洗的衣服清洗下,衣服还没洗完,豆的好朋友和他奶奶就一起来了。对方来了豆妈赶紧放下手中没干完的活准备东西一起带他们外出玩。
出门前带了一瓶水,由于天气热,孩子们运动量大,消耗体能多,及时跟进补充水份,一会工夫两位小朋友带的水全部喝完,还想再喝,当时时间也不早,就提议回家后再喝。两个小朋友都吵着说太渴很想现在就喝,豆妈说,那咱们现在就回家,然后在旁边的小商店去买。就这样带着孩子们一起往回走,没走多远就有一小商店,豆妈提前把准备好的钱交给豆豆小朋友,对他说,你自己去买,同时也给好朋友买一瓶,他想喝什么口味的让他自己挑选,选完后你们再一起付钱。豆豆听说能买自己喜欢喝的绿茶还能给好朋友买很高兴,拉着好朋友的手准备进商店。好朋友的奶奶看豆妈把钱交给豆豆自己去买水也从口袋中掏出钱交孙子让他去买,豆妈不让奶奶拿钱,奶奶硬是要自己掏钱,说以前从来没让孙子尝试过自己去买东西,今天跟着豆豆小朋友也尝试一回。既然老人家这么说,豆妈也不好强求,只好随他之意,两个小朋友分别拿着10元钱进商店。豆豆挑了一瓶绿茶,老板找回7元钱,豆好朋友挑了一瓶红茶,老板同样找回7元钱。整个过程豆妈都在外面等待没有跟随进去。豆好朋友的姑妈不放心,跟随其后,明显就看出两个小朋友完全不同的表现。豆豆非常清楚地向老板表达自己的意思,同时也知道老板还要找他钱,他的好朋友没有把自己的意思向老板表达,同时买完东西也不知道老板还需要找他钱。
豆豆之所以有今天的表现完全跟平时多给他这样的机会有关。家里一直没有老人帮着看孩子,所以豆妈不管走在那里,豆豆都是跟随其后,上班时间除外。大约2岁半左右开始豆妈就鼓励豆豆尝试自己去买东西,第一次自己拿着钱走进商店,在商店外犹豫徘徊过几次,都不敢开口,豆妈则在一旁不断地鼓励他,给他勇气,陪着他一起购买,有了第一次购物经历后,感到面对陌生人并不是那么可怕,第二次再去买东西时,不再犹豫徘徊,大大方方地购物。伴随次数的增多,现在完全能做到自己独立购物。
通过给孩子这样的机会发现他们从中也掌握如下能力:
一、胆识胆量
有了胆识和胆量,可以说向独立购物迈向了关键的第一步。孩子独自一个面对陌生环境他可以面对,不再恐惧害怕。
二、语言表达能力
孩子去买东西,面对店家,需要把自己的想法向对方表达出来,商家才能知道你想买什么,如果无法清楚表达,东西也很难买到
三、学习数学知识
任何东西都是由不同的数字组成,孩子们在购物的过程中就开始掌握到一些简单的基本加减法运算,比如,今天是买一盒牙膏,明天买2瓶牛奶,1瓶醋,在这个过程中,豆妈就会问豆豆,比如今天买了几样东西,此时,他就需要运用到相关的数学加减法
四、金钱概念
购物就意味着要跟钱打交道,钱的单位小到分,中到毛、块、大到元,如果孩子不去购物,也就不会清楚这些知识,在购物的过程中慢慢就会了解到,什么东西多少钱,是几块,还是几毛或几百,甚至更多。
五、学会不同的量词
中文知识蕴含丰富,同一个字跟不同词组合在一起就会有不同的读音,对于几岁的孩子来讲,有时很难懂,那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些量词也一样,不同的东西需要用不同的词来形容,比如:
帽子,一般用顶来形容,如:一顶帽子
手套,一般用双来形容,如:一双手套
衣服,一般用件来形容,如:一件衣服
袜子,一般也用双来形容,如:一双袜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