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作材料:
1、红豆一小把
2、西米一小把
3、葡萄干20颗左右
4、枸杞20颗左右
5、蜜枣10个左右
6、花生20颗左右
7、玉米一小把
8、大米一小把(4人的份量)


制作方法:
1、将上述材料放碗中用清水冲冼干净
2、洗净的米放入高压锅,加适量水盖上高压锅盖
3、时间调整为10分钟
4、时间结束后,听到高压锅中的气已慢慢放得差不多没声音时就可以开锅吃
嘻嘻,家里刚好有这些材料,找了几种正好凑出8种,做出来的味道非常甜美。
每年豆妈都喜欢做不同的口味,具体做什么样的,都是根据家人喜欢的口味来调,另一方面呢,是看家里有那些材料,有时会超过8种以上的东西,有时会少于8种。
今天出锅的粥香香甜甜,豆豆小朋友吃了2碗,很给妈妈面子。
腊八节的由来(内容来源于网络):
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称为"佛成道节"。
腊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中国各地腊八粥的花样,争奇竞巧,品种繁多。其中以北平的最为讲究,搀在白米中的物品较多,如红枣、莲子、核桃、栗子、杏仁、松仁、桂圆、榛子、葡萄、白果、菱角、青丝、玫瑰、红豆、花生……总计不下二十种。人们在腊月初七的晚上,就开始忙碌起来,洗米、泡果、拨皮、去核、精拣然后在半夜时分开始煮,再用微火炖,一直炖到第二天的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
更为讲究的人家,还要先将果子雕刻成人形、动物、花样,再放在锅中煮。比较有特色的就是在腊八粥中放上"果狮"。果狮是用几种果子做成的狮形物,用剔去枣核烤干的脆枣作为狮身,半个核桃仁作为狮头,桃仁作为狮脚,甜杏仁用来作狮子尾巴。然后用糖粘在一起,放在粥碗里,活象一头小狮子。如果碗较大,可以摆上双狮或是四头小狮子。更讲究的,就是用枣泥、豆沙、山药、山楂糕等具备各种颜色的食物,捏成八仙人、老寿星、罗汉像。这种装饰的腊八粥,只有在以前的大寺庙的供桌上才可以见到。
腊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要赠送亲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腊八粥,保存着吃了几天还有剩下来的,却是好兆头,取其"年年有余"的意义。如果把粥送给穷苦的人吃,那更是为自己积德。
腊八粥在民间还有巫术的作用。假如院子里种着花卉和果树,也要在枝干上涂抹一些腊八粥,相信来年多结果实。
腊八这一天,除了祭祖敬神外,还有悼念亡国、寄托哀思的。
您好,我是新浪幼儿教育圈的管理员和微博管理员,
欢迎您加入:新浪幼儿教育博客圈、新浪幼儿教育微群并关注新浪幼儿教育圈微博
您好,我是
黄豆豆让我们一起来玩转微博,秀出风采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