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又叫自信心。所谓自信,就是由自我评价引起的自我肯定并期望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尊重的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倾向。自信心是一个人对自身力量的认识和充分估计。它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信心是一个人对自身力量的认识和充分估计,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也是一个人克服困难、自强不息、取得成功的内在动力。一位哲人曾经说过:“谁拥有了自信谁就成功了一半。”幼儿期是个性品质处在可塑性较强的时期,从小培养幼儿相信自己力量的心理品质,无论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发展,还是提高群体素质都有不可低估的作用。然而目前大多数家长只重视培养幼儿的智力素质,却忽略了幼儿心理素质的培养,使许多幼儿表现得胆小、懦弱、缺乏自信心。因此培养幼儿的自信心,使他们充满自信地走向未来,成为新时期高素质的人才,是家长面临的重要问题和任务。
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一种情况,两个人的能力、水平都差不多,但其中一人对做任何事情总是充满了自信,似乎成竹在胸,而另一个人做事则思前想后,顾虑重重,前者大都能达到预期效果,后者的效果则不理想。确实,有了自信,他会在前进的道路上克服重重困难,铲除各种障碍,使能做的事做得更好,看似不能做的事情,经过努力,也能做成。而缺少了自信,对很多事情就会望而却步,视为畏途,能做的事情也做不成或做不好,看似不能做的事更是无可奈何了。这其间的差异,真有天壤之别。
《布奇乐乐园》本期其中最重要的一个主题就是“我爱我自己”,通过“布奇”、“小米”、“阿迪”几个活泼可爱的形象,向小朋友介绍“我爱我自己”的原因,发现自己的优点、特长,了解自己是世界面独一无二的,为树立自信心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我想这也是《布奇乐乐园》我爱我自已的一个初衷;豆豆在听到这一节时,我们常引导他说到“豆豆是不是也喜欢自己?”,他一般都回答说“是的”,我们接着就问:“你为什么喜欢自己?”,刚开始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回答,慢慢的,他也会去发现自己的特点,例如:大大的眼睛;
“我爱我自己”只是树立孩子自信心的第一步,仅仅也是第一步;根据幼儿专家的经验,树立幼儿自信心有以下方法可以借鉴:
一、给予幼儿更多的爱
心理学家罗杰斯把喜欢、关怀、尊重、认可、爱抚称为积极的关注,并把它看作是人类的普遍需要和自信的源泉,成人的拥抱、抚摸、点头、微笑,以及亲切、慈爱的语言,不仅使幼儿感到安全,对世界产生基本的信任,而且使幼儿感到自身的价值,从而充满信心、愉快地探索世界;而成人的忽视、冷漠、拒绝、不理会,不仅使幼儿最基本的需要得不到满足,恐惧感和不安全感增加,而且使孩子怀疑自身的价值。
对于这一点,豆妈感觉做得还不错,每天回到家,会抱抱豆豆,这时候豆豆非常高兴,我们也能感受到父母对他的关爱;
二、赏识和信任孩子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在半世纪前,就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奥秘就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后来有学者把这话概括为赏识和信任孩子。
心理学家认为,人在满足了生理需求后,人性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日本有位母亲,认为孩子怎么也学不好小提琴,是否很笨?就请著名的教育家、小提琴演奏家铃木镇一先生评价一下。孩子的琴的确拉得很糟,但铃木却说:“拉得很好啊!”从此,孩子在铃木的教育下,自信心越来越强,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当豆豆某件事情做得不错的时候,爸爸妈妈都会夸奖他,“你真棒”,“你做得好!”,因此豆豆从我们感觉上来看,还是比较有自信的;最少能很快的和其他小朋友玩到一起。
三、培养抗挫折精神
在日常生活中,任何人不可能十全十美,一帆风顺。那么,如何评价自己,怎样对待失败,不同态度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因此,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要正确区分情况,帮助幼儿正确对待不足和失败,培养其大胆、勇敢、坚毅的意志品质。
豆豆现在非常喜欢跑,而且跑得不慢,豆豆和豆爸两人经常比赛,有时候豆爸故意跑不过豆豆,有时候把他丢开一段距离;通过这个过程豆豆是越战越勇,有机会就和豆爸比赛;我想如果我们一直比豆豆跑得快,对于豆豆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挫折,对自信心也是一个很大的打击;也一会像现在一样,快乐,健康。
大家如果有什么好的想法和建议可以多多交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