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对咳嗽有益的食疗方法

(2008-11-18 17:26:12)
标签:

咳嗽

食疗方法

育儿

分类: 育儿知识

1、普通咳嗽食疗方
⑴隔水蒸蛋   

用料:鸡蛋1个,食糖、素油各1匙。   

做法:蛋(去壳)放在碗里(不要搅),放入糖和油,隔水蒸熟。临睡前一次服完。治咳嗽一般吃二次能好,咳嗽厉害者吃三、四次有明显疗效。   
⑵葱白粥   

用料:糯米1两,生姜5片,连须葱5根,食醋3钱。   

做法:糯米以常法煮粥,临熟时加姜、葱、醋拌匀,趁热食用。此粥主治风寒闭肺引起的咳嗽。
(3)蜂蜜鸡蛋汤

用料:蜂蜜35克,鸡蛋1个。

做法:蜂蜜加水300克煮开,打入鸡蛋,煮至微沸。

适应症:润肺止咳。适用于肺燥干咳、久咳。

用法:顿服,早晚空腹服用。
(4)百合鸡蛋汤

用料:百合60克,鸡蛋2个。

做法:先将百合洗净,再与洗净的鸡蛋一同入锅内,加水适量,煮至蛋熟,去蛋壳即成。

适应症:适用于肺虚久咳。

用法:日服1剂,饮汤,吃蛋和百合。
(5)牛百叶萝卜汤

用料:牛百叶500克,白萝卜1000克,陈皮5克,精盐适量。

做法:先将牛百叶放在开水中泡3分钟,取出刮去黑衣,洗净切碎,再将萝卜洗净切块,陈皮水浸去白,与牛百叶一同放入砂锅内,加水适量,用武火煮沸,再转用文火2小时,加精盐调味即成。

适应症:润肺化痰,降气止咳。适用于肺燥咳嗽、咯痰不易、食少难消、咽干呛咳等。

用法:佐餐食用。
(6)紫苏粥 取大米200克熬粥,起锅前放入20克用纱布包好的鲜紫苏叶(干品亦可)煮2分钟,去叶食粥。此方对受凉感冒的咳嗽有效。
2、感冒咳嗽、风寒咳嗽食疗
(1)萝卜葱白汤

用料:萝卜1个、葱白6根、生姜15克。

做法:用水三碗先将萝卜煮熟,再放葱白、姜、煮成一碗汤。

功能:它有宣肺解表、化痰止咳的功效;治风寒咳嗽,痰多泡沫,伴畏寒,身倦酸痛等。
(2)红糖姜枣汤治伤风咳嗽   

用料:红糖30克、鲜姜15克、红枣30克。

做法:以水三碗煎至过半,顿服,服后出微汗即愈。

功能:它有祛风散寒功效,能够治疗伤风咳嗽、胃寒疼痛等。

(3)香菜汤   

用料:芫荽(香菜)30克、饴糖30克、大米100克。

做法:先将大米洗净,加水煮汤,取大米汤三汤匙与芜荽,饴糖搅拌后蒸10分钟,趁热一次服,注意避风寒;发汗透表,

功能:治伤风感冒引起的咳嗽。
(4)白萝卜蜂蜜治风寒咳嗽   

用料:大白萝卜1个、蜂蜜30克、白胡椒5粒、麻黄2克。

做法:将萝卜洗净切片,放入碗内,倒入蜂蜜及白胡椒,麻黄等共蒸半小时趁热顿服,卧床见汗即愈;

功能:它有发汗散寒止咳化痰的作用发,能够治疗风寒咳嗽。 
(5)鲜梨贝母   

用料:鲜梨500克、贝母末6克、白糖30克。

做法:将梨去皮剖开,去核,把贝母末及白糖填入,合起放在碗内蒸熟。

功能:早晚分食,清热化痰,散结解表,用治咳嗽或肺痈。
(6)萝卜胡椒止咳祛痰涎   

用料:萝卜1个、白胡椒5粒、生姜3片、陈皮1片。

做法:加水共煎30分钟,日饮汤2次;

功能:下气消痰,治咳嗽痰多。
(7)豆浆饮   

用料:黄豆、冰糖。

做法:黄豆浸泡磨汁,煮沸后加糖饮用,每日清晨空腹饮1碗;

功能:健脾宽中,润燥掐水,清肺止咳、化痰;治疳积瘦弱、肺热咳嗽等。
(8)豆腐糖   

用料:豆腐500克、红糖、白糖各100克。

做法:把豆腐当中挖一窝,纳入红,白糖,放入碗内隔水煮30分钟;一次吃完,连服4次;

功能:清热、生津、润燥、治咳嗽痰喘。
(9)玉米须橘皮   

用料:玉米须、橘皮各适量。

做法:共加水煎,日服2次;

功能:止咳化痰、治风寒咳嗽、痰多。
(10)萝卜猪肺止咳汤   

用料:萝卜1个、 猪肺1个、杏仁15克。

做法:加水共煮1小时,吃肉饮汤;

功能:它有清热化痰、止咳平喘、治久咳不止、痰多气促。
(11)糖水冲鸡蛋补虚止咳   

用料:白糖50克、鸡蛋1个、鲜姜适量。

做法:先将鸡蛋打入碗中,搅匀,白糖加水半碗煮沸,趁热冲蛋,搅和,再倒入已绞取的姜汁,调匀,每日早晚各服1次;

功能:补虚损、治久咳不愈。
(12)芝麻冰糖水治夜嗽   

用料:生芝麻15克、冰糖10克。

做法:芝麻与冰糖共放碗中,开水冲饮;

功能:润肺、生津、治夜嗽不止、咳嗽无痰。

 3、风热咳嗽食疗

(1)竹沥粥
用料:竹沥30克、梗米100克。

做法:先煮梗米粥,临睡时入竹沥,搅匀,任意食用。

功能:它有清热、豁痰、镇惊的作用,能够治疗风热痰火、肺热咳、痰多色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跟爸爸学的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