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意大利旅游图片梵蒂冈 |
分类: 意大利游记 |

经过了三次梵蒂冈之旅,总算把这里的景点都逛了一遍。第一次去的时候把梵蒂冈博物馆逛了一遍,里面居然不允许中途退出参观,必须要从头到尾走一遍才行,里面的奇珍异宝够游客观赏半天了,要是很仔细的游览,恐怕几天都逛不完这个博物馆,很值得一看的。第二次去的时候在广场还偶遇到了李维嘉录节目,当时不知道他们在拍什么节目,一直以为是芒果台的《花儿与少年》,等回国的时候发现是贵州台的《完美邂逅》,我爸爸乱入的镜头能看出来剪辑师是很尽力地想把那一段剪掉的,最后还是留了一点,哈哈。第三次去就是为了登上梵蒂冈教堂顶部拍一张梵蒂冈全景照。传说如果是学生就很忌讳登教堂顶部,因为上去了会不能顺利毕业,不过我已经毕业了,啥也不怕啦!
三次去梵蒂冈都排队进入了教堂,这里每天都会很多游客参观,游客们都很守规矩的排队,人多的时候能从教堂出口排成一个圆圈到教堂入口,也就是在广场边绕了一个圈,我们每次排队的时间都在1个小时到2个小时之间,可以利用这些时间拍些照片。我们排队快到入口的时候有几个亚洲面孔插队,被前面的中国导游发现,当着很多外国游客的面用英文狠狠的批评了他们,并且拒绝他们插队,那几个人尴尬的离开了,很敬佩这位中国导游能够在国外维持景点的秩序。
圣彼得大教堂免费开放,登穹顶步行6欧,乘电梯8欧,穹顶的入口在教堂大门的右边,也就是刚上楼梯的个门,里面可以存包。如果遇到有活动那就特别要小心罗马的小偷,人多的时候他们就会偷东西,在梵蒂冈 也不例外。梵蒂冈感觉一天就可以逛完了,早上一大早去排队看教堂和穹顶,然后去博物馆,这样就差不多了。另外,推荐梵蒂冈博物馆入口附近的一家冰淇淋店,很受中国和韩国游客的喜爱,强烈推荐大米味的。
这是第一次去梵蒂冈时候的游记,那是2011年,里面有介绍梵蒂冈博物馆。




这里是梵蒂冈居民小区的入口,24小时有门卫把手,需要梵蒂冈的身份证才能进入。



雇佣着世界上最牛的教皇卫队--瑞士卫队,原教皇卫队,自改组为“瑞士卫队”以来,一直保持着100名队员的规模。其中有70名士兵,25名士官,4名军官,1名牧师。其着装仍是当年由艺术大师米开朗琪罗设计的红黄蓝彩条制服。手持古代长矛、腰间佩剑的他们表情严肃,纹丝不动,保卫着梵蒂冈的安全。卫队由100名瑞士籍罗马天主教信徒组成,其成员必须是身高1.74米以上。作为保卫教会安全的他们,现已成为“梵蒂冈卫队”,“教皇卫队”的专属代词。梵蒂冈卫队最早成立于1506年。但那时卫队的人不分国籍,只要符合招募要求就可以入选。真正意义上的瑞士卫队在20年后才出现。1527年5月6日,哈布斯堡王朝查理五世的军队血洗罗马城,教廷卫队中其他国家的人全部逃散,只有瑞士人顽强坚守,147名瑞士士兵为保卫教皇流尽最后一滴血。瑞士人以自己对主人的忠诚和勇敢赢得了教廷的信赖。从此,教廷卫队便只招收瑞士人。卫队的名称也由“教皇卫队”改称为“瑞士卫队”。


圣彼得大教堂(Basilica di San Pietro in Vaticano)建于16世纪,是世界上最大的天主教堂之一,也是天主教的中心。虽然不是罗马主教(教宗)的主教座堂,但仍被视为是天主教会最神圣的地点。圣彼得大殿是著名的天主教朝圣地点之一。教宗每年会在此举行多个仪式,每次约有一万五千人到八万人参与。圣彼得大殿与基督教历史上许多事件都有很强的关联,早期基督教、教宗国、宗教改革、反宗教改革等等。圣彼得大殿建于1506年至1626年。教堂中央是直径42米的穹窿,顶高约138米,前面有两重用柱廊围绕的巴洛克式广场。占地23,000平方米,可容纳超过六万人,这个伟大的建筑是众多建筑师艺术家倾尽全力建造的,广场的设计人是贝尼尼。堂内保存有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许多艺术家如米开朗基罗、拉斐尔等的壁画与雕刻。圣殇(Pietra)是米开朗基罗作品。雕塑在进大门右手边,圣母小厅内。中央穹顶(Cupola)是米开朗基罗设计的,可以通过狭长的环形楼梯一直抵达圣彼得大教堂的顶端,站在这里可以俯瞰整个圣彼得大教堂和罗马全景,人们都说,这里是最接近天堂的地方。梵蒂冈墓窟(SacreGrotte)位于大教堂下方,是众多教皇的陵墓。每周日教皇都会在教堂中为大众祈福,所以如果你有幸是会见到教皇的。进入教堂不能穿的太随意,裙子和短裤要过膝,男女装的袖子要过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