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心理学作业——五、结合实际,论述维纳的归因理论及如何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归因

标签:
教育 |
分类: 心理咨询 |
归因理论是指说明和分析人们活动因果关系的理论,人们用它来解释、控制和预测相关的环境,以及随这种环境而出现的行为,因为也称认知理论,即通过改变人们的自我感觉、自我认识来改变和调整人的认为的理论。维纳认为,内因-外因方面知识归因判断的一个方面,还应增加另一个方面,即暂时-稳定方面。这两个方面都是重要的,而且是彼此独立的。
http://s4/mw690/4b9c1bcdtx6CQnUaQLxa3&690
维纳按因素的性质,分别纳入一线三个向度之内:
1、控制点: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因素的来源,是以个人条件(内控),抑或来自外在环境(外控)。在此一向度上,能力、努力及身心状况三项属于内控,其他各项则属于外控。、
维纳认为,我们对成功和失败的解释会对以后的行为产生重大的影响。如果把考试失败归因为缺乏能力,那么以后的考试还会期望失败,如果把考试失败归因为运气不佳,那么以后的考试就不大肯能期望失败。着两种不同的鬼影对生活产生重大的影响。
关于维纳的归因理论,我想通过教师在教育中的作用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对于学生们,如果将他们学习的失败归因为内部的、可控的、不稳定的因素(如努力不够)
由此可总结出积极的归因模式和消极的归因模式。
积极的归因模式:成功→能力高→自豪、自尊/
消极的归因模式:失败→缺乏能力→羞愧、无能感、沮丧/
所以说,在教育工作中,归因不只作为一种对原因的推论,它还是一种教育的艺术和方法。教师不能只操作反应性的归因,而应进行有目的有意识的教育归因。恰当的归因能令学生具有不骄不躁、百折不挠的勇气和力量,对于学业的成功和人格的完善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1教师对学生归因进行及时强化或矫正。
(1)当学生做出积极归因时,要及时加以肯定,给予正面强化
(2)当学生做出消极归因时,要帮助学生及时加以矫正,以使学生形成正确积极的归因倾向.
2学生对自己进行正确归因
如果学生把考试成功归因于运气和个人努力,具有自豪感,下次还会努力迎考;如把成绩差归因于内部原因和努力不够,则会接受教训和帮助,努力赶上;如果认为是内容太难和自己运气不佳,则会失去努力的愿望,失去良好的考试动机,不愿做意志上的努力。
3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