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11月9日,是张纯如先生谢世18周年。
2004年11月9日,美国加州郊外的一声枪响,让36岁
的张纯如香消玉殒撒手人寰。
枪声飘散多年,却在有良知的中国人的心中,却远远未
曾散去,随着江苏淮安张纯如纪念馆的落成,时常清晰地响起。
又是一个被长期抑郁煎熬的灵魂离世而去,人们悲叹之余,又不禁为导致她自戕的原因而倍感愤怒。
这就是南京大屠杀。
一个事实不容否认,当事人业已承认,国际审判确认,铁证如山,不容抹杀的滔天大罪,一个罄竹难书卷帙浩繁历史记录,一个影像证据人员证明事实清楚,一个被事实亲历确认的外国人都无法承受,一个同样身为杀人魔头希特勒所不齿于人类的血腥罪恶,却在除恶未尽日本军国主义余孽和右翼势力的嚣张气焰下被矢口否认。被原子弹爆炸和轰炸东京的李梅烧烤未灭尽的残渣泛起,以各种各样的国家行为民间行为公然否认,向着愿以善良对之的中国人民的伤口撒盐,于是我们想善良的不总提起,而那些杀人恶魔的后代却在屡屡揭开伤疤。
当着全世界尤其是西方人屡屡震惊惊骇纳粹德国对犹太人的大屠杀并愤怒声讨时,当着西德总理勃兰特在波兰向犹太人被害纪念碑下跪祈祷亡灵时,西方人乃至全世界都记住了犹太人被屠杀的深重苦难。
可南京大屠杀呢?
无论是别有用心的抹杀还是刻意的遗忘,总之,至少30万乃至于牺牲死亡的3500万声音是微小的,在当时。
于是,张纯如站了出来。“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鲁迅先生在《记念刘和珍君》这样讲,而张纯如,无愧于这“勇士”的称号。
实地的走访,被害当事人的讲述,事件的还原,封陈历史的查证,那不容否认的南京大屠杀史实,终于又一次从静止的历史动态地回到了现实,而在书本畅销的背后,是让世界人民的良知再被拷问,那就是二战法西斯的罪恶之中,不是仅有犹太人大屠杀,还有一个更残忍到虽禽兽也难以做到的南京大屠杀。
就此,张纯如先生名动天下无人不知。
由此,南京大屠杀,这段超乎人类想像的惨绝人寰的事件才开始走入世界的视野。
人们为她的勇气和决心所叹服,也为她坚定为遇难者申张正义的良知而佩服。
于是,许多的有良知的正义人士知道了她。
于是,许多的昧着良心的魑魅魍魉开始害怕了,开始煽鬼火了,开始猖狂攻击了。
于是,它们(应该是他们,但愿他们不配称为人类,故而用代表动物的它来取代),延续了它们战犯先辈的狡猾和无赖,无所不用其极地对一个敢于讲真话的弱女子进行了诋毁谩骂攻击骚扰,各种承继了它们已被审判绞死的死魂灵的强盗逻辑的阴谋余孽重生,公然围攻,邮寄子弹,寄发不明信件来恐吓张先生。
于是,张先生抑郁了。
张先生的抑郁,是倭奴的无耻围攻与骚扰,更是被遇难逝去的无辜亡魂所遭受的灭绝人性惨无人道的惨状而煎熬摧残导致,她,一个高大俊美,嘴角闪现着英气的女性,终究不能从那些昭彰惨烈中的屠杀中安心活下去,在备受这种双重煎熬的抑郁症状驱使下,被良知中不能忍受之重所摧垮,用这种自戕的惨烈方式,向那些死掉的和活着的刽子手表示了最强烈的抗议。
死者已矣,逝者安息。
张先生去了,然而更多的张先生起来了。
淮安纪念馆里,张先生的塑像前,如织的瞻仰者敬献了无数的花篮,那绽放的菊花带去了人们最诚挚的哀思,张妈妈痛楚深情的讲述,为她的爱女的侠肝义胆而自豪,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里的长明之火更加熊熊燃烧。
纪念张先生,一定要读读她的《南京大屠杀》。
也谨以此文,致敬那些为保护战时南京人民免受更多屠戮挺身而出的,无论是有名的,如魏特琳女士,玛吉,拉贝先生。还是许多无名人士。
也再次声讨那些制造南京大屠杀等罪行的刽子手,如朝香宫鸠彦,谷寿夫,向井敏明,野田毅,田中军吉………
题后记:这是一篇构思于五年前的文章,一直难以下笔,这几天想要形诸于笔的想法越来越强烈。加之看到网上关于张纯如的视频,昨天晚上一个多小时的时间终于写了出来,也算是一了心思。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