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招办人士透露,今年我市高考报名人数虽有增加,但相比同等人口的省市来说,考生仍偏少。不容忽视的是,应届高中毕业生中,有上万名学生没有报名高考。
据介绍,与三年前的高中入学数量相比,高考报名人数比当初减少2万人左右。而据调查,应届高三学生中,有上万考生没有报名参加高考。(此消息来自招办和重庆晚报)
原因何在?我将以一个来自偏远山区农村孩子的身份结合以前的经历和现状做一个剖析!
1. 这些考生多是农村考生,有的迫于无奈拿个毕业证外出打工。其实我当初也有这种想法,但后来放弃了。我的毕业证给我了一个在初中弃学的同学。因为在沿海地区的很多企业,只要有个高中毕业证的或者初中毕业证的就能轻而易举的应聘上。因为他们的工资相对不是很高。一些大学毕业生去了之后和他们是进行一样的培训,工作也是一样的分配,可是大学生的成本相对较高。所以他们更容易找到工作
2. 成绩差,没有信心参加高考。还有部分学校的老师为了本校的升学率和上线率,于是劝说成绩差的学生回家复习,最多允许他们在高考的时候来参加考试。这部分同学,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成绩差而且调皮。第二类,只是纯粹的成绩差。我当年就差点被劝退。我们那个班级从高二开始有七十多人,后来参加高考的时候只有四十多人。大多是最后一学期回家复习的。他们回家后更加没有心思复习了,后来干脆就放弃了。
3.就业形势严峻,上完大学找不到好工作,使读书“无用论”思想在农村蔓延,如果成绩平平只能上专科,还不如早些出去打工挣钱。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我们2009年应届毕业生,在今年很难找到工作,就算找到了,工资也差不多是最低的,还没有一个农民工的工资高,而且找工作的时候,农民工更容易找到。因为他们有技术,而我们只有理论知识,企业要的是效益,农民工去可以直接为他们创利,不需要更过的培训。之后就有了,大学生不如农民工的说法。能否找到一个工作,找到一个好工作,是否能跳出农村,是每位家长的想法,当然也是最现实的。
总结:希望历史不要倒流,希望学校可以多有思考,不要用升学率来压,也不要以学校名誉来压。希望老师多做思想工作,学生家长也勿因小失大,要放眼四海,把眼光放长。希望学生也不要放弃,多学一点总比少学一点好!前面的路还很长,谁也不知道明天的路是什么样的,但我们必须要做好准备,打铁只有本身硬才是最重要的。请善待自己的青春。阅读更多.....
我已参加3.15征文比赛请
支持,请
支持我,谢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