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思想欲望快乐知足人生阅读 |
分类: 孩子的书 |
[巴西]莉吉亚·布咏迦·努内斯著,河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02年9月出版
这本书属于国际安徒生奖获奖作家书系中的一本,我看到是巴西作家写的,遂买了,因为我好像还没有看过巴西作家写的东西。
小女孩拉克尔有三个愿望:一是快快长成大人(因为拉克尔家除了她是个小孩子,其他的人都是大人,她经常受到大人的“责备”和“嘲笑”。);二是想成为一个男孩子(因为男孩子可以做很多女孩子不能做的事情,如放风筝。);三是当一个作家(因为她在家里没有人听她说话,跟她聊天。)
故事的梗概:拉克尔得到了一个黄书包,非常大。拉克尔就把自己的三个愿望、她臆想出来的一些名字(她还不太喜欢“拉克尔”这个名字)、一枚别针放在了包里,藏着。后来,有一只公鸡不知怎么的跑到了黄书包里,拉克尔与公鸡对上了话。原来公鸡不愿意当一只公鸡,他认为一天到晚管理15只母鸡很是费神,于是他逃了。这公鸡就住在了拉克尔的黄书包里,他叫阿丰索。阿丰索为拉克尔带来了一把“神奇”的雨伞。拉克尔和阿丰索后来又碰到了阿丰索的表弟“将军”,一只斗鸡。拉克尔和阿丰索决定解救“将军”,因为“将军”的大脑被别人操控了……
事情的结局是,拉克尔最终发现了自己作为一个小孩和女孩的妙处,她的那两个愿望不再膨胀得使她难受了。拉克尔还用写故事的形式为“将军”设计了一个非常美好的结局。阿丰索也在这个过程中找到了自己的理想,那就是:走遍天下,帮助那些思想受禁锢的人获得新生。
我的感悟:拉克尔、阿丰索、将军、雨伞,从某种意义上说,都是思想受禁锢的人。我们,是不是思想也受到了禁锢或者有时思想会受到禁锢?
拉克尔一旦在生活中遭到不如意,如受到哥哥姐姐们的嘲笑,在姨妈家遭到表哥的欺负,她就强烈地希望自己快快长成大人或者是个男孩子。每当这时,她的那两个愿望就急速膨胀,膨胀得黄书包都快被撑炸了。在现实生活中,愿望有时就等同于欲望,欲望膨胀,而现实达不到,那种痛苦的心情是极其难受的。反想拉克尔当时的情况,她的心里也肯定很难过。
拉克尔有如此的想法,阿丰索亦然,他们两个就如现实与虚幻世界的映照。从这一点上说,作家打破了我们对于幻想的希冀,摆在面前只有一条路可走:接受现在的拥有,快快乐乐地生活。正如同修理铺克雷莱一家,他们家整天欢声笑语,一家四口(克雷莱,克雷莱的妈妈、爸爸和爷爷)随遇而安,对什么事情都能拿得起放得下,而在做事情的当中,又会充分地享受其中的妙趣!
关于本书:通读本书,我觉得趣味性差一些,故事纯属于完全的想象,好像不是太自然,但思想性很强,此为一家之言。
但我喜欢这套书前的《序》,写得非常好。从这篇文章里,我们可以得到很多关于安徒生奖获奖作家和他们写的书的情况。书的原话“已经成名的所有作家,在童年都曾经是如饥似渴的读者。”,我喜欢这句话,也以此作为阅读应是孩子早期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的依据,这样说未免太功利,也许应该这样说,最理想的状态是使孩子从小养成终身阅读的好习惯!
列举一些书目供参考:
[美]凯塞琳·帕特森的《养女基里》、《我爱雅各》
[奥地利]克里斯蒂娜·涅斯特林格的《从罐头盒里出来的孩子》(也是《狗来了》和《人人都叫我捣蛋鬼》的作者)
[挪]托摩脱·篙根的《保守秘密》
[以色列]尤里·奥莱夫的《鸟雀街上的孤岛》
[美]弗吉尼亚·汉弥尔顿的《了不起的M.C.希金斯》、《小布朗之星》
[荷]门得特·德琼的《六十个老爸的房子》、《坎迪,快回家》
[意]贾尼·罗大里的《洋葱头历险记》、《电话里的童话》
前一篇:第一次给孩子们说故事
后一篇:我的普通话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