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这个世界,我们依然很无知
(2015-03-15 00:18:50)
关于这个世界,我们依然很无知
关于达尔文主义及其它类似的学问,他们主要的问题是成为了一种新宗教,一种全能的解释。由于没有引发被证伪的发现,进而进行科学化,150年来,这方面的进步罕见地滞后。
这类学说的关键局限在于,对于世界的观察是偶然的,发现的次数、规模、重复的实验都是很小几率的,因此,它们只是一些偶然的理论,而不是必然的。
我们仍然活在自己创造的世界中。
我们对世界的各种观察到目前为止,依然是偶然的,低概率的。我们对宇宙的观察,在很多情况下,仅仅发现了偶发的现象,这些现象在被观察的次数上是极少的,在可以重复的几率上是极小的,尤其是在时间的跨度上,更是小得惊人,这就意味着,我们只是做了极其有限的推测,而更多的规律等待我们的观察、了解。
对生物学的观察,同样如此。我们对生物的观察仍然是粗糙的。仍然有大量的生物种类没有被发现,而对已发现的每一种生物的生活方式、存在、组织与协同的方式仍然是极其粗糙地被了解的,极少是被深入地观察和揭示的。这在空间上、观察的频度上、群体的数量上、与环境的互动上、在时间的长度上,都是如此。
显然,在观察世界方面,我们依然是刚刚起步,我们对自然的了解也许还不到其中的万分之一。
所以,我们依然很无知。
我们仍然需要不断地考察、学习、理解,并协同去重复。可惜的是,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对自然观察与学习的这种协同反而变得越来越少了。人们更加愿意在财富、物质、工具等方面进行学习、创造,造就了罕见的规模性协同,以及无限丰富的、但却封闭的文明世界。
这就意味着,我们的知识、我们的方法论、我们的社会活动中存在着大量的盲区。这些盲区恰恰给愿意发现的人们提供了无限的突破的机遇,从而推动人类认知的进步。
也许这就是我们个人存在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