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BING:有求必应,还是不求有病?

(2009-05-30 23:11:23)
标签:

互联网

搜索引擎

内容整合

微软

bing

必应

it

分类: 移动互联网时代

微软于5月28日推出全新搜索引擎Bing。据称Bing是一种“决策引擎”,不仅能根据所键入关键词提供含有对应词条的网站链接,还能洞察用户搜索意图,使弹出的内容链接更有效、更贴近需求。比如:搜索结果页面有“探索”功能,帮助用户进一步查找相关信息。例如在搜索栏中输入一个小镇的名字,那么页面则可能提供当地地图、酒店等信息。如果输入产品名称,那么将显示相关购买网站、该产品用户评价等信息。如果是查找出游内容,那么Bing将提供包括飞机票购买网站及价格变动等信息。

 

其它还有几点值得一看:

视频直播:在搜索的结果页上,用户只需要将鼠标放置在视频上,无需点击视频,就开始播放视频的精华片段。

图片滚动:能在一个页面内提供无限数量的图片。还可以对图片搜索结果的大小、布局、颜色、样式进行选择,快速找到中意的图片。

地图搜索:基于Virtual Earth技术,用户可详细了解目的地的公交换乘信息、驾车方案和地图周边查询,还可与Messenger好友实时分享地图信息。

 

从上面的介绍看,微软这次是下了很大的功夫,特别是在用户最关心的几个问题上,用足了力气。这些功能说明了,搜索引擎市场还处于高速发展期,大量的应用、功能亟待完善和开发。

 

微软为中国市场专门推出了bing.com.cn,并起了一个“必应”的中文名,是挺妙的。同时,“Bing”和“病”同音,也给品牌一种另外的味道。不过,从传播的角度,Bing这样的域名,无论是“病”,还是“必应”,都是方便传播的。

 

Bing在中国的推广,关键是看两点:

1.能否克服“合作”这个病。微软在中国没有很好的企业合作者。要让中文搜索“有求必应”,就需要横向内容的大量合作。

2.能否克服洋泾浜这个病。这个涉及到政策、产品、内容、渠道等多个层面。

 

我个人看,Bing在中国的推广,将极大地刺激搜索引擎的发展,会让更多的企业投入到这个行列中:门户型的搜索引擎会加大研发和推广力度;垂直的搜索引擎被证明更加需要了;专题性的内容整合将会得到加强;百科型的内容聚合将会更加深入;应用型的比较整合将又一次复活。

 

Bing,即使是“病”,也像猪流感一样,让技术上平静了很久的业界震荡起来,关注内容的准确性、专注性、和整合性。

 

在我看来,搜索引擎这个领域就像电子商务一样,不是通吃的行业,谁做都有机会,谁什么时候进入都不晚。关键在于定位:用户的细分、元素的细分、应用的细分和终端的细分。

(文:方礼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