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中兴 当务之急是复兴联想精神
(2009-02-07 12:54:22)
标签:
联想中兴柳传志复出互联网实验室it |
分类: 老方行业观察 |
柳传志此次的复出,激起巨大的风雷暴雨。对柳传志个人来说,颇具菩萨式的牺牲和悲壮;对联想将士来说,是久旱逢甘霖;对业界来说,则有人说是灾难的前奏,有人说是彩虹即将到来的雨夜。
不管怎么说,柳传志的复出,意味着联想遇到了重大的困难(当然,我们也反复强调:联想的国际化是成功的,只是离目标有差距而已)。这个困难不仅是遇到了罕见的经济危机,更有经济危机下惠普、DELL、宏碁等对手们偏执疯狂的行动。仿佛是久旱之下的非洲大草原,无论是狮子、猎豹、豺狗,还是角马、斑马、羚羊,大家都在为生存而癫狂!
柳传志此次的复出,我们认为标志着联想进入“中兴时代”,那么,不懂技术的柳传志将如何带领联想成功突围,进而从卓越走向伟大呢?
战略,永远是用战略解决问题。
战略的最高点是文化。我们认为,联想当务之急是复兴“联想精神”,从而实现联想的中兴。
联想当前遇到的问题从战略的角度,出现如下问题:
1、
2、
3、
4、
那么,联想精神是什么呢?在我们看来:
首先就是“客户第一”的意识和能力。
“客户第一”如何定义?就是在口号上体现“客户为主我为宾”。比如,“高科技的联想、服务的联想、创新的联想”,这样的语句是不对的,因为是“我为主,用户为宾”,反过来,“够用、适用、好用”就完美地诠释了“客户第一”的理念。
其次,“德为先、才为次”的人才理念。
这个曾经是柳传志早期反复强调的用人策略,这个策略跟西方的职业经理人策略是对立的。德为先,强调干部的忠诚,其实是鼓励了干部的实施能力,鼓励了干部的创新能力,鼓励了干部敢于犯错的胸怀。西方的职业经理人制度是“无过失主义”,每个人都在盯着其它人,拼命地揭对方的短,拼命地掩饰自己的过失,这就是外企人员熟悉的“激进指责”风格,而DELL文化恰恰把这点做到了极端。如此,导致了如下弊端:
1)
2)
3)
4)
于是,自国际化以来,联想流失了大量干部,同时,已经离开的干部也回不去。幸好,柳传志还有其它几块业务,巧妙地保留住了大量人才。
第三,追求“战略布局的卓越”。
这个题目很大,很机智,需要非同寻常的智慧。联想也是走了很多弯路,大概是十年吧,才逐渐进入佳境,从2000年开始才进入炉火纯青的境界。
联想电脑早期的战略布局是有目共睹的。从“直销制度”向“分销制度”的变化;联合国际一流上游厂商,打出“与世界同步”的口号;百城巡展、互联网战略;即使是01年的三年规划,我也依然认为是可圈可点的。后面,我们会逐一分析联想的互联网战略和三年规划的得与失。
当联想国际化之后,战略布局缺乏一个有效的支撑,因此,实施起来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第四,“和为贵”的心胸。
柳传志是传统的中国智人,身上将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体现的淋漓尽致,儒家的中庸、道家的阴柔使之善于创造大的和谐环境,让人无法挑剔。联想国际化后,DELL的文化,应该是典型的法家文化和战国文化,和业界的关系比较冷而生硬,缺乏一种敦厚、大气、饱含智慧的透明、留有空间的承诺。
这样,联想就会变成一个商人,不再是中国业界的精神领袖;就会变成服务者,而不是用户的贴心者。没有问题的时候,大家不说好,有问题的时候,大家一起抱怨。
说了这些,还是希望联想走好,也是希望中国的企业走好。
(文:方礼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