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阅读:何不把长安汽车更名为“中央汽车”

标签:
长安汽车汽车 |
分类: 每日阅读 |
每日阅读:何不把长安汽车更名为“中央汽车”
编辑:汽车自修室
优秀文章:
1、《徐留平半年掠五单:长安闪电扩张的成本逻辑》21世纪经济报道
点评:行业内少有这样的正面质疑文章,但文章中丰富的材料需要再精简、再整合。
2、《经销商启动二次扩张银行业加码汽车流通》21世纪经济报道 何芳
点评:有点新思维
3、《宝马称燕宝如有违法行为将会对其实施处罚》中国青年报王超
点评:结构清晰,事例具有代表性,如能进一步以小见大,透视整个行业,相信会更耐人寻味。
4、《库存压力:130万辆库存让价格战一触即发》中国青年报 黄少华
点评:观点鲜明,论证简明。
读后感一:何不把长安汽车更名为“中央汽车”
长安进驻北京,更大层面想必是为了给自己政治加分。既然如此,与其劳师动众在北京建基地,不如直接将长安汽车更名为“中央汽车”,没准也能抢在长子一汽之前,被直接升级为太子。
21世纪经济报道
读后感二:贪大求全,长安汽车不务正业
长安汽车越来越像“光荣母亲”,到最后只能等政府来抚恤。
21世纪经济报道
读后感三:长安集团积极谋求地方政府保护
捆绑地方政府,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21世纪经济报道
读后感四:长安拿地方资源增资合资企业
不仅长安如此,一般车企也如此。
21世纪经济报道
读后感五:长安汽车也很“ST”
21世纪经济报道
l
l
l
l
l
对于长安集团在资金方面的隐忧,徐留平也曾向媒体坦言:“长安汽车在所有汽车上市公司中的盈利能力排在中上位置,但是如果加上现在哈飞、昌河的业务现状,长安集团还是面临巨大挑战。”
读后感六: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大型经销商不惧车企
中国青年报 王超
l
l
读后感七:经销商遭遇员工忠诚度问题
燕宝的问题看似是企业管理问题,实质还是员工忠诚度问题。但根本上,还是社会福利问题。在一个缺乏有效养老、医疗、教育等支撑的社会体系内,公民的意识行为往往短期化。
中国青年报 王超 马克拉蒂对燕宝的改革并非照搬美国公司经验,而是针对中国员工进行“特色管理”。马克拉蒂认为,中国的汽车经销商往往会受到来自雇员盗窃及贿赂的困扰。从中层到普通的销售经理,极为频繁的审计和名目繁多的罚款项目,让中方员工苦不堪言。6月21日,燕宝集团以大连燕宝管理层不配合审计为由就地解雇了多数管理人员,导致大连燕宝一度停工。
读后感八: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自主车企应戒骄戒躁
东方早报作者:钱婵娟
读后感九:经销商联合银行共抗车企
21世纪经济报道
l
l
读后感十:下半年,可能涌现经销商破产潮
中国青年报
黄少华
读后感十一:中国市场成福特“直辖市”
京华时报 关囡
娱乐竞答:

-
0(0%)
-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