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点评:资本运作成奇瑞最大软肋
(2010-02-01 20:10:56)
标签:
奇瑞资本汽车 |
分类: 每日阅读 |
每日点评:资本运作成奇瑞最大软肋
编辑:汽车自修室
点评一:资本运作成奇瑞最大软肋
新浪汽车讯 近日,奇瑞汽车在北京正式公布了代号为“精耕2010”的年度战略规划,受到业界广泛关注。根据这一规划,今年内,奇瑞汽车将围绕“精耕品牌、精耕技术、精耕责任、精耕国际”四大主题推出一系列战略举措,夯实“布局2009”的各项成果。同时,奇瑞还公布了全年销售目标,确保70万辆、力争达到90万辆,全年四大品牌将有17款全新或改款车型上市。据了解,奇瑞汽车自2007年8月第一百万辆车下线后,即进入了以打造自主国际名牌为目标的第二发展阶段,并制定了“蓄势2008”—“布局2009”—“精耕2010”—“成长2011”—“发展2012”—“突破2013”的中期发展战略。
个人看法:奇瑞战略整体推进的节奏感越来越强,但欲做大,资本市场是个绕不过去的敏感问题,可惜并不在其“2010年”的精耕范围之内。纯粹依靠地方政府扶持,不仅难以形成健康的资本循环体系,更难以形成有效的企业内部管理体系。作为国有企业,奇瑞应当公开账本,接受全社会的监督。
点评二:广汽对长丰有拔苗助长之嫌
《广州日报》汪云青
个人看法:广汽给长丰制定的战略看似挺漂亮,但一家连自身传统饭碗suv都端不稳的车企,何来底气进军全系列乘用车市场?长丰的未来不在广汽,而在三菱,依托三菱的技术转让,先做好SUV车市,但目前三菱意识愈发倾向独立进口。看来日后也只能在菲亚特身上打主意。
点评三:玩够了,腾中或将隐退
据路透社报道,美国彭博社援引通用汽车一名高层话称,中国四川腾中重工机械有限公司已和美国通用汽车达成协议,将悍马收购交易的最后期限延期一个月。悍马首席执行长Jim Taylor在给彭博的电子邮件中称,“交易批准过程没有原先预期的那么快,我们对目前的进展仍然感到乐观。”
个人看法:把最后的责任推卸给中国政府,然后挥挥手说声再见。我希望这仅仅是我的胡思乱想,否则又是一次给中国商人抹黑。
点评四:华晨汽车有些“太平天国后期”的征兆
新京报 魏学珍
个人点评:祁玉民是个斗士,很顽强,但近几年,华晨汽车在走下坡路,“高开低走”的态势相对明显。
点评五:李书福的造车精神是个宝
新京报
个人看法:包括沈晖在内,一大批来吉利的高级人才都被李书福的造车精神所感染。但近几年,吉利不断理念化的路演与李书福的草根精神走得越来越远。对个人意识进行一定的限制,或许对企业的未来发展是有帮助的。
(每日点评的风格:通过整合庞杂的汽车资讯,凸显新锐、幽默、简单、逻辑,更好适应网络社会的阅读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