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评:富士重工何不借鉴“斯柯达模式”国产?
(2009-12-20 10:29:40)
标签:
富士重工汽车 |
分类: 每日阅读 |
日评:富士重工何不借鉴“斯柯达模式”国产?
编辑:汽车自修室
点评一:富士重工何不借鉴“斯柯达模式”国产?
新闻由头:《汽车之家》梁思辰
基本情况:
l
l
正面教材:斯柯达寄托大众,通过合作上海大众,从07年到09年,不仅成功兑现“三年三款”的承诺,而且取得“三年四倍”的业绩。
反面教材:2002年,富士重工退出贵航云雀。上世纪80年代贵州航空从同样有着军工背景的富士重工引进技术,生产“贵航”牌微型车。但受制车型单一与技术落后成主要原因,其市场表现一直不佳。
危机信号:日本车界八大金刚,除富士重工,和之前退出一汽吉林的大发汽车外,在中国市场或合资、或合作,基本悉数登场。
个人建议:寄托丰田,富士重工何不联合一汽丰田或广汽丰田,将斯巴鲁打造成其第二主力品牌。并借助更为健全的销售体系,实现销量提升。
点评二:德系车遭遇小型化危机
1.
2.
3.
点评三:萨博优质资产将与国内车企无缘?
1.
2.
潜在买家:据《中国经营报》记者周树远从相关渠道获得信息显示,美国私人投资集团Merbanco Inc和美国雷纳特集团(Renco Group Inc)已经就收购萨博剩余资产的问题与通用进行了接触。
点评四:丰田建议自主品牌海外收购更应注重技术
丰田中国总代表服部悦雄:过去包括上汽集团收购韩国双龙,有了几个先例,但不那么顺利,不能说失败,通过一些不顺利的经验,今后我想收购要采取什么样的模式,厂家会从战略上重新进行考虑。像并购,这方面我也没有什么经验,就是可以把以前不顺利的经历作为教训,我相信以后中国厂家收购国外的厂家,可能主要侧重于技术方面。
点评五:2010年,祁玉民能否保住“皇位”?
《经济观察报》王秋凤
业内人士评价,对于今年销售仅能达到33万台,增长10%左右的华晨来说,在明年市场不确定的情况下,高达17万辆的净增长将是非常大的挑战(华晨2010年预计销售50万辆)。
点评六:奇瑞破局SUV“进行时”
基本情况:《经济观察报》耿慧丽
奇瑞措施:今后,瑞虎将成为奇瑞SUV产品系列的子品牌,不仅会有瑞虎3、瑞虎DR,还会有瑞虎1、瑞虎5等车型。
点评七:09年车市基础现象是“国内国外冰火两重天”
基本情况:《经济观察报》耿慧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