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书福最怕价格战

(2009-03-20 07:02:27)
标签:

李书福

吉利汽车

价格战

汽车

分类: 汽车评论

李书福最怕价格战

\ 周丽

 

本世纪之交,李书福在不同场合都认为“中国汽车的价格是畸形的,贵得出奇”。并认为“正是由于吉利接连引爆数次降价风潮,才使得许多被人熟悉的品牌纷纷跳水,从而开始了中国低价轿车的市场。”

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1999年,定价5万左右的吉利豪情比8万左右的夏利便宜了很多,而且在当年,夏利也的确宣布其系列车型降价3000元至4800元,降幅达6.88%。甚至到2000年,吉利实现了5.3倍的销量增长,而夏利则出现了24%的销量下滑。

看似取得了显著效果,实则不然:

夏利的最大对手赛欧于2000年上市,而且上市1年销量即超过5万辆。另外南京菲亚特派里奥、上海大众polo等也纷纷亮相。对比吉利豪情,由于产品更加同质化,所以,它们给夏利、桑塔纳、捷达等带来的竞争压力显然更加明显;虽然到2000年吉利有5.3倍的销量增长,但总销量仅1万辆,而夏利虽然出现了24%的下滑,但市场保有量仍有8万辆多,比较而言,夏利显然更有市场话语权。

也就是说,之所以本世纪初期的车价迅速下滑,主要原因是随市场逐步开放后车企和车型数量不断增多的结果。说明中国更多老百姓能否买到价廉汽车,关键看中国汽车产业能否更好得建立起开放的、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所以,与其说中国车价畸形,不如说汽车产业政策畸形。

总之,虽然在世纪初的车价下滑中也有吉利的贡献,但作用及其有限。所以,吉利所谓的价格战,更多程度上仅属于营销层面的炒作。不过时间一长,短期的炒作往往起不到多大的价格屠夫作用,反倒容易使自己成为价格战的牺牲品。

进入2002年,2003年,与吉利豪情市场定位更加接近的sparkQQ、路宝等纷纷上市。再加老将奥拓,以及定位下滑的夏利等,使得该细分市场的价格战如火如荼。到了06年,市场最低价甚至压缩到了3万上下,而最先倒下的则是吉利豪情,不久就宣布停产。

这也说明,要想打一场持久的价格战,最终靠的还是包括研发、设计在内的综合实力。而豪情的倒下,很大程度上说明吉利并不具备发动一场持久价格战的实力。从2005年起,其在轿车市场的占有率由0.054,到0.051,再到0.046,以及08年下滑到0.041,也有力论证了这一结论。

必定合资企业各个有技术,而吉利则相对欠缺。从而迫使吉利于07年下半年提出战略转型,类似于休养生息策略,走的是中庸路线,价格不再是最低的,当然,也不可能是最高的。如熊猫,可能会高于F0,但不会高于mini

问题是如何实现这一战略的核心思想——“造最环保的、最安全的、最节能的汽车”?李书福也承认这不是一时半会所能回答的,也不是一年半载,至少需要一二十年。

但其它车企会让吉利舒舒服服得休养生息吗?另外受制于企业利润最大化,“质量战”的宿命是否与“价格战”如出一辙——宣而不战,又是个炒作而已?

总之,没有吉利,相信中国车价照样下滑;没有吉利,中国汽车的质量照样提升。但有了吉利,即便李书福誓死捍卫车价下滑,但会坐视企业利润下滑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