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物价与企业

(2007-05-14 14:02:03)
标签:

物价

企业

分类: 房产评论
 

物价与企业

前些天北京与浙江之间持续几小时,致使手机打爆。

手机死了不要紧,但一企业存亡却关乎一家族生计,而所有企业波动,却关乎整个民族命运。

这是家中等规模水龙头企业。

电话另一头的李祖科用语严肃,说企业面临严峻危机。车间员工不仅跳槽,还罢工闹事,但账面依旧向好,与去年一千多万产值持平。

宫外风起云涌,宫内歌舞升平。

我的第一反应是物价,祖科连忙响应。哀叹这是利润虚高,实则是在亏损。

工人之所以情绪低落,闹事不断,根究在工资。去年到今年漂浮不定的铜价使得水龙头价格一升再升。升得容易,降就困难,销售量自然受影响。使得车间开工断断续续,再加不同车间产量波动,使得工人对最关心的工资预期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即使林林总总所得相加与往昔收入差不多,但对企业的忠诚度却大大降低。结果自己辛辛苦苦培养的熟练工却成了竞争对手反过来对付我的杀手锏。

至于如何解决,祖科有三点看法:加大市场部销售力度;加强新产品研发能力;强化管理。

假设外部环境不变,单看企业内部管理,结症主要在中高层管理。事实也是如此,几年来无论观念还是结构几乎原封未动,打江山后的元老观念根深蒂固。哪怕是潭死水,沉睡几年,也得发臭。

假如内部不变,结症主要在外部市场。就整个宏观环境而言,无论房地产,还是铜价,虽有波动,但今年的幅度都不大。那问题可以进一步追溯到微观层面,即竞争对手的博弈。同一产品,对手价格低很多,而且质量差不多。虽然看不清哪个厂家是直接对手,但市场逐利机制自然会发挥引导作用。尤其是那些尚未建立牢固合作关系的客户,极易容易离心。

事实上也是如此,小客户的单子丢了不少,但具有长期合作关系的单子依旧。说明,经过几年奋战,产品品牌效益越来越发挥作用。这应当值得庆幸,但同时也暴露客户关系维护不足。

我个人而言,强化客服很重要,尤其是巩固和维持好新客户。

无论外部,还是内部,我们都没有找到一针见效的解决方式。很多措施都需要时间积累。因为很多问题都是累积而成,如管理僵化等。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后来的话题越来越集中到某些是企业持之以恒的问题上,如企业管理,甚至是主要领导者身上。

我卖弄风骚,给祖科讲了一个例子:《走向共和》里的李鸿章、慈禧与传统更具教条意识下的形象有很大变化。某种程度上他们都在促进改革,只是李鸿章寄托洋务运动,更显抢眼,但最终慈禧的宪政改革完全盖过前者锋芒。

似乎领导者的变化总是在风云突变里。

祖科老弟,你我都年轻,未到撑天日。你不如早点去英国留学。

2007-5-1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