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房产评论 |
就业歧视与公共政策
老师把本次IAPP活动信息传我,不敢迟到,所以来得过早,一碗豆浆,两个鸡蛋,还能让肚饱。漫步人大校园,精神爽。
政法大学李环老师主讲“就业歧视与公共政策”。我听得很认真,脑袋琢磨,如果她年轻一二十岁,我会递什么内容的纸条?
刚讲完,秋风老师第一个捣乱,不仅为企业歧视辩护,还指出政府节制反歧视政策,提出国家歧视概念。接着提问是不认识的老师,内容已模糊,笑容却清晰。认真观察后发现,凡是他提问,李环老师特兴奋,无论表情,还是举止,都显露孩子气,似乎那是儿时玩伴。
我发言如下:高中时期几个姨妈痴迷麻将,我指出你们放弃劳动不可取,不能靠男人生活,让姨妈不开心,倒反觉得我让她们不被歧视的言论却是在歧视她们。大学后,女老师都是女权主义者,听闻我姨妈之类事宜,不屑一顾,认为她们不开化,不被歧视却被歧视。老师、姨妈言论一边倒,我好尴尬,今早闲逛校园,突然有灵感。闲逛时,本想寻如花似玉秋花姐,却闻头顶鸟叫,一看,一对鸳鸯喜鹊,细看,一喜鹊嘴里含树枝,琢磨小两口正张罗爱巢。于是勾勒出一系列问题:类似喜鹊筑巢等行为多少程度属于目前所定义的工作范畴?多少工作包含歧视性?歧视性工作多少属于公共政策范畴。(写文章时,我还想补充两个问:属于公共政策的歧视性工作多少属于宪法范畴?属于宪法范畴的歧视性工作的公共政策多少是由我们在坐对这类事情感兴趣的人士参与制定的?)
最后强调这些问题都很笼统,但界定个模糊概念在学术领域非常重要。
后来由于赶时间,我偷溜了。
周丽君
2007-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