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官巨贪:历史上的“赵德汉”为何对钱那么痴迷?(图)

(2017-08-06 21:43:44)
标签:

文裁缝

老猫

脂麻书

赵德汉

小官巨贪

节选自《脂麻书》,中国工人出版社

小官巨贪:历史上的“赵德汉”为何对钱那么痴迷?(图)

  金箔两万九千二百五十片、金钱六十辫、马蹄金一万五千七百二十两、瓜子金五斗、生金罗汉五百尊(各长二尺五寸)、金酒器六千七百三十两、钗钏金一百四十三片、金束带十二条……这是南宋安远军节度使苏师旦被抄家时搜出的“现金”,看上去煞是壮观。这哥们儿一辈子依附权臣韩侂冑,《四朝闻见录》里说,当时他被当地郡守叫去“喝茶”,还以为朝廷要起用自己呢,直到被绑赴刑场,还念叨着:“太师(指韩侂冑)就这么忍心吗?”他不知道的是,那时候他的靠山“大老虎”韩侂冑已经死了。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苏师旦一直是以廉洁、贫穷的形象示人的,他甚至把自己的老板韩侂冑都给蒙了。他的伎俩之一,就是以生活困难为名,向韩侂冑借钱,韩侂冑也经常从自己的薪金中拿钱给他,还觉得他人实在。殊不知,那时候苏师旦在外气焰熏天,有谁想见韩侂冑办事,都要向苏师旦行贿。苏师旦就靠这一手,在家中囤积了大量现金。
  喜爱现金,是许多官员的共同特点。某官员家里出现上亿元现金,用坏四台点钞机,就有评论说:官员对现金的追求,到了变态的程度。心理学家分析变态的特征,就是眼里只有某物,根本不会顾及周边反应。用通俗的话讲,就是我的眼里只有你,掉钱眼儿里去了。
  变态的表现形式,除了令人惊愕的囤积以外,还有不择手段的搜刮。比如,元至正三十三年,蒙古大军彻底平灭南宋后,丞相伯颜就命令对南征大军将士的行李进行搜查,目标是他们抢来的散碎银子。这些散银子集中起来,被铸成五十两一锭的银锭,上铸字号,叫作“扬州元宝”。归朝之后献给元朝皇帝,后来元世祖赏赐皇亲国戚,都用这种“扬州元宝”。此事载于《南村辍耕录》。
更过分的事情发生在清朝。清军攻陷南京后,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率残部奔逃,结果在山中遇到了几位樵夫,被认了出来。当时李秀成身带现金,他表示,如果能帮忙带路到湖州,可以付给他们三万两银子的报酬。樵夫们犹豫不决,因为他们看到了李秀成的行李,估算里面的珠宝,大约在十万两之多,更何况,把李秀成献给朝廷,还会得到更多赏金。和李秀成开出的价码相比,似乎向清朝告密合算一些。
  樵夫中的一人立刻出发告密,结果在半路上遇到清军萧孚泗部,还碰上了老乡——一名伙夫。樵夫将秘密告诉伙夫,伙夫告诉了亲兵,亲兵报告了萧孚泗,萧一面让人请樵夫吃饭,稳住他,一面带数百人出发,生擒了李秀成,“尽收其珍宝”。之后,便准备杀掉樵夫灭口。幸亏有这名伙夫,事先得知消息,分了樵夫五颗宝珠,给了他一匹马,让他赶紧逃命,这才躲过大劫。而萧孚泗因抢到生擒李秀成之功,获封一等男爵。
  后来,此事原委被曾国荃知道,可能觉得有点儿对不住樵夫吧,私下拿了八百两银子,让亲兵交给樵夫们分一分。结果是,亲兵们先把银子分了,八名樵夫最后一共得到了赏金五十两。这则《庸庵笔记》中的故事现在读起来挺黑色幽默的,如果改成时髦的小学生数学题,题目应该是:请问一共有多少人喜爱现金到了变态的程度?
  至少在唐朝,就有关节、梯媒这样的词儿。想找人办事,那就得找梯媒通关节。唐代宗的首相元载,当年权倾一时,他的小妾薛瑶英、丈人薛宗本、大舅哥薛从义等人,都是关节,而丈母娘赵娟的相好中书吏卓倩,则被称为梯媒。所有的贿赂,都是通过这个关系网展开的。《杜阳杂编》一书中细致地描述了这个关系网,只要是薛家的事情,元载“未尝不颔之”。
  通过亲属收上来的钱巨多,元载被抄家,也搜出了大量“现金”——五百两钟乳(壮阳药的原料)和八百担胡椒(有人折算合六十多吨)。他攒那么多胡椒干什么呀?因为唐朝胡椒是硬通货,相当于现金,有时候发薪俸就直接发胡椒。
  行贿受贿、疯狂敛财,是个互相关联的事情。谁都有求人的时候,谁也有被求的时候,所以多大权势,都得行贿。《世载堂杂忆》中讲,慈禧太后垂帘听政,最有发言权的人就是恭亲王奕了,可恭亲王要见太后,也得贿赂太监,递红包。红包递多了,自己庄产再多,也有经济压力,于是他也找老丈人想办法。这位老丈人是他某个福晋的父亲,是总督,于是他们“得门包充用之法,财用虽足,而贿赂公行矣。”
  那时恭亲王势大,慈禧也心怀忐忑。正好御史蔡寿琪弹劾他贪污,慈禧抓住这个把柄,差点儿把恭亲王办了——要不是外国公使们对此表示了关切,恭亲王就没有以后了。
  元朝晚期,还有一位太师丞相伯颜(不是前文提到的灭宋的伯颜),这位更是一个贪财的大贪官。他倒台后被贬外地,死在半道上。当时停棺于馆驿,就有人偷偷溜进去,在墙上题了首诗。诗云:“百千万锭犹嫌少,垛积金银北斗边。可惜太师无运智,不将些子到黄泉。”
  贪那么多钱,运不到阴间去,有什么用呢?其实道理谁都懂,可这帮人变态了,脑子里没别的了,又有什么办法?
  《挥麈后录》里说,蔡京年纪大的时候,总觉得子孙不成器,想找个好先生教教他们。有人推荐了张觷。张觷教了几天,突然对这帮“官三代”说:“算了,别的也别学了,你们就学跑吧。”孩子们问为啥,张觷说:“你们的爷爷奸憍以败天下,丧乱指日可待,你们只有赶紧奔窜,也许可以脱死。还问那么多干什么啊?”
  这一招,现在不少爱现金的官员们已经十分稔熟了。
  孙子们哭着去爷爷那里告状。蔡京什么都没说,只是心下不乐。
后来,蔡京摆酒请张觷吃饭,询问该怎么办。张觷说:“目前赶紧收拾人心,以补万一。不然来不及了。”
  一句话把蔡京给说哭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