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三天读懂中国文化母夜叉水浒 |
节选自《三天读懂中国文化》,中国法制出版社出版
“夜叉”是从梵语中音译过来的,又译为药叉。译成中文是能啖、捷疾、勇健等。是印度神话中一种半神的小神灵。据《毗湿奴往世书》所述,夜叉与罗刹同时由大梵天的脚掌中生出,双方通常相互敌对。夜叉与罗刹不同,对人类持友善态度,因而被称为“真诚者”。其形象有时被描述为美貌健康的青年,有时又被描述为腹部下垂的侏儒,是佛教的护法神。
“母夜叉”一词的由来还要从《水浒传》中的孙二娘说起:孙二娘是菜园子张青的老婆,她自小就练得一身好武艺,比丈夫张青还略胜一筹。张青在他的眼里就是一个既笨又呆的人,所以经常受到孙二娘的欺负,但本着对妻子的爱意,所以张青都是忍耐下来的。因为孙二娘本身的绰号就是“母夜叉”,本意是功夫好,动作敏捷利落的意思,后来就被指用为性格泼辣,敢作敢为的女子了。在《水浒传》之后,人们便把泼辣的女子统称为“母夜叉”。
母夜叉孟州道卖人肉
趣味链接:历史上有名的三位“河东狮吼”
纵观中国古代上至皇室宗亲、下至黎民百姓的家庭婚姻史,首推第一位“河东狮吼”的应是隋文帝杨坚的妻子独孤皇后;历史上第二位“河东狮吼”应该是唐太宗时的宰相房玄龄的妻子房夫人;历史上第三位“河东狮吼”当推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的妻子戚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