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迷踪帝陵:探秘筑39层防护墙的乾陵(图)

(2011-05-18 20:56:48)
标签:

迷踪帝陵

文裁缝

福尔摩斯

乾陵

盗墓

文化

分类: 迷踪帝陵

节选自《迷踪帝陵》,武汉出版社出版

 

 

迷踪帝陵:探秘筑39层防护墙的乾陵(图)

 

 

唐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的合葬陵乾陵是唐代18座帝王陵墓中保存最完整,气势最雄伟的一座,史书称其为“历代诸皇陵之冠”。乾陵因其位居都城长安西北,即八卦的乾方而名。乾陵位于梁山主峰,地貌如一个沉睡的妇人,双乳凸现,传说此地风水奇绝。乾陵的择址由当时掌管大唐阴阳和天文历法的太史令李淳风和占卜高手袁天罡选定。李淳风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天文学家、数学家,传世作品有《推背图》、《甲子元历》、《乙巳占》等。袁天罡也是当时的神人。据说袁、李二人跑了不少地方,最后不谋而合地选定了今天乾陵所在地作为陵址。

 

乾陵的文物储藏十分丰富,而且从来没有被盗过。这并非贼不想盗,在长达1200多年的历史中,梁山上就没有断过盗墓者的身影。历史上明确记载盗掘乾陵的行动,就有17次之多,比较大的盗掘有三次,都是因各种原因而未盗成功。这与当时的皇家葬制和高明的防盗术有关。

 

唐代之前,喜欢张扬后事的帝王们,多造大坟高冢以显皇家威仪。为了防止盗掘,也想出了不少手段,比如深挖墓穴、设置机关、虚冢设疑、不树不封等,这些办法,给盗墓者出了不少难题,但并没有使盗墓之风稍息。到了唐代,把墓穴凿挖在山崖岩石之中,“依山为陵”的“崖墓”兴起,这种葬制显然比平地起穴封土为陵的防盗效果要理想得多。

 

这种依山为陵的崖墓的开创者为唐太宗李世民,其昭陵玄宫地开凿了今天陕西省礼泉县境内的九嵕山而就。其后唐诸帝多兴师动众,将附近风水上佳的山体都凿空了,其后的乾、定、桥、泰、建、元、崇、丰、景、光、章、贞、简等十三陵也都是这种类型的“崖墓”。在大山的掩护之下,武则天和高宗皇帝得以免遭蟊贼的侵扰,也为后世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

 

 

迷踪帝陵:探秘筑39层防护墙的乾陵(图)

 

 

此外,乾陵防盗设施十分坚固,让古往今来的盗贼无法打开。乾陵开凿在山体中,自然防盗效果非同一般。但是既然是开凿的总有通往玄宫的洞口,盗墓者很容易找到。于是,监工大臣在封闭洞口时煞费苦心,想出了以铁水封闭洞口的绝招。另外山体里面用整齐的大石块砌成墓室,石块相邻两面之间相对留出圆锥形空洞,并用金属熔液浇灌,冷却后石块被固定在一起,一层又一层,坚固异常。要想打开,简直是难上加难,盗贼也只好望洋兴叹了!这些都见于正史记载。如《唐会要》曾记,“乾陵元宫,其门以石封闭,其石缝铸铁,以固其中。”

 

1958年考古工作者对乾陵的考古勘查证实了文献记载的可靠性。乾陵墓道开在北峰南面的山坡上,墓道长63.1米,宽3.9米,呈斜形坡。墓道与墓门间用石条填砌,多达39层,用石近四千块。石条之间用铁栓板拴拉,每三层上下用铁棍穿联,再用锡铁熔化灌缝。工程如此浩大,为关中唐十八陵所罕见。石条上刻有文字(含石匠姓名),共发现“焦才”、“合一”等363字。考古勘查结果表明,没有发现乾陵被盗的痕迹,可见乾陵的反盗陵手段是相当成功的。

 

 

迷踪帝陵:乾隆三位皇后为何只有二位陪葬?(图)

 

 

迷踪帝陵:探秘十二大风水宝地:当当网 卓越

福尔摩斯侦探术:500侦探推理游戏 当当网 卓越网

中国历代疑案解密:未解的历史:卓越网 当当

 

 

福尔摩斯侦探术:最诡异的十大凶杀案(图)

福尔摩斯侦探术:最匪夷所思的十大盗宝案(图)

 

 

福尔摩斯侦探术:韩信点兵隐含的千古智慧(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