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盗墓史迹:探秘耗费100立方木材的棺材(图)

(2010-03-04 22:14:44)
标签:

盗墓史迹

棺材

黄肠题凑

文化

分类: 盗墓史迹

节选自《盗墓史迹》,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


盗墓史迹:探秘耗费100立方木材的棺材(图)


  现今的人们很难想象用100立方木材做的大棺材是什么样子,但在历史上的确存在过。我国从春秋战国时期就有用大量木材做的棺椁,从汉朝开始比较流行。历史上把这种用很多木材堆积起来的棺材叫做“题凑”,以这种形式下葬的一般是贵族。这也是汉代厚葬风潮的一种重要体现。

  “题凑”,作为葬式的一种,其主要形式就是“黄肠题凑”。关于“黄肠题凑”,其名称最初见于《吕氏春秋》,指西汉帝王陵寝椁室四周用柏木枋堆垒成的框形结构。所谓“黄肠”,即去皮后的柏木。棺椁周围用木头垒起一圈墙,上面盖上顶板,就像一间房子似的,外面还有便房。天子以下的诸侯、大夫、士也可用题凑,但一般不能用柏木,而用松木及杂木等。但经天子特许,诸侯王和重臣死后也可用黄肠题凑,如汉霍光死后,汉宣帝“赐给梓宫、便房、黄肠题凑各一具”。

 

盗墓史迹:探秘耗费100立方木材的棺材(图)


  根据汉代礼制,“黄肠题凑”与玉衣、梓宫、便房、外藏椁同属帝王陵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使用“黄肠题凑”,一方面在于表示墓主人的身份和地位;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保护棺木,使之不受损坏。


  著名的“黄肠题凑”有北京大葆台西汉墓和石景山区老山汉墓,以及保存最好、形制最复杂的“黄肠题凑”——江苏高邮的西汉中晚期某代广灵王或王后墓等。这些棺椁都采用名贵的楠木、柏木和梓木,装饰精致,制造考究,耗资巨大。如北京大葆台“黄肠题凑”,黄心柏木竟然多达15880根!1.5万多根柏木之黄肠,垒成了威严耸立的高墙,这是一座以森林为代价而制作的奢侈地宫,令人惊之叹之。

 

 盗墓史迹:探秘清代唯一未被盗帝陵(图)

 

  一部充满悬疑与惊悚的盗墓史,《鬼吹灯》、《盗墓笔记》等悬疑小说奉若神明的史料源本。比小说、电视更加震撼,比考古、文献更加生动,悬疑、惊悚、刺激,神秘莫测的帝王龙脉、充满智慧的盗墓与反盗墓较量、各领风骚的十二大风水先生、足以改写封建王朝进程的陵墓选址玄机……这些真实的记录将带你进入一个神秘莫测的奇幻世界。

 

更多阅读见:

盗墓史迹:当当网城 卓越购物 

中国文化全知道:当当网  卓越网

清朝其实很有趣儿:当当网 卓越网
图说故宫六百年:当当网 卓越网
图说北京三千年:
当当网城 卓越购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