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模拟实战,大败而归
为了明年更好地填报志愿,我决定今年先模拟实战一回。
我把我心目中看好的可以考虑的大学选出了27所,然后就开始上网搜集整理它们从2002年开始到2005年这几年在湖南省的录取人数、提档线和实际录取分数。我把它们统统记录下来,然后就开始用心地听专家介绍和讲评有关的填报志愿的原则和方法。
听得最多的,当然是湖南教育电视台的《湖南招考》节目,因为它是湖南省高招最权威的发布机构。于是,我天天下午在六点钟收看他们的节目,一点点地记着笔记,然后,我综合了多方的看法,认同了一个大多数湖南人接受的观点,那就是优等生以选学校为主,中等生和低分考生以选专业为主的原则,然后,我根据听来的方法,对连续三年的分数进行计算,算出它们每年的提档分数与湖南省高考最低控制线分数之差的三年平均分值,然后再加上一个保守分数值,这样就能得出这个学校今年的提档线。
有了方法,就自然会用心去计算,于是,在6月26日晚上,当湖南的一本最低控制分数线一公布,我就开始了我的模拟工作,那个晚上,我对这27个大学进行了全面的计算和确认,当我把自己模拟出来的提档分数逐个的填到我的本子上时,已经是子夜两点钟了。
可是,我万万没想到的是,7月13日一本提档线正式公布了,结果我却败得一塌糊涂。
整个27所大学,我仅仅完全估计正确了两所大学的分数线,那就是中国科技大学和吉林大学,分别是提档线632分和572分,其余的真叫大相径庭。尤其不能容忍的是我竟有14所学校低于它们今年的提档线。更可怕的是,最大的分差竟会有27分之多,而这所学校就是华中科技大学。像南京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武汉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山大学分差都在10之上。试想一下,如果今年我们就高考填报志愿了,那么迎接我们的岂不是落榜?想来不禁毛骨悚然。
这是落榜的一面,那么,还有11所学校,我就或多或少的过高估计了它们,造成的结果就是分数的浪费,志愿的资源受损。想来还真得让人困惑呢。
那么,究竟应该怎样才能填好志愿呢,到现在,我依然一头雾水,虽然方向似乎在心中,但是,结果的走向却很难让我心中踏实。因为生活中很多的例子,让我们不能不动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