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状元他说:我是这样考上北大的

(2007-04-27 00:35:47)

我是这样考上北大的   中国教育资源联合网论坛

?/P>


北京大学   柴沿清


【劲锐标记】柴沿清说:“我没有什么特别的座右铭,我相信

自己的努力,也相信朋友的帮助。我也没有什么特定的远大理想,只要自己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能对别人对社会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就行。”柴沿清面对高考的态度是简单的,正是这种简单态度换来了不简单的成功。

 

  
   记得进入高三时,我的心情也是忐忑的,我害怕很多事情会发生,我担心自己的学习会跟不上,担心自己心理承受不了这么大的压力,担心朋友间不再真诚,担心班级会冷漠下去……不久,我就很快发现我的担心是那么的可笑与多余。没有想到在这种时候,大家能变得如此的团结,大家都明白我们即将共同经历的是一个重要的时刻,每一个人都是淡薄与脆弱的。同学间的友谊变得深厚了,班级变得温暖了,我们一起共同进步。整个高三,对于任何一个经历过它的学子来说都是不寻常的,不仅是因为我们曾经走过,更因为我们在这段时间中收获了很多。我们感受了什么叫付出的艰辛,什么是收获的喜悦,什么叫友情,什么是真诚,除了知识,我们也体验到了人生的一点点滋味。高考的成绩不能说明什么,大家在一起走过的日子才是值得骄傲的,因为总有这么多朋友陪伴着,这种感觉真的很温暖。高三,我们虽然有过痛苦与失败,但大家互相关心的温暖记忆却是永远也不会消失掉的。这样的日子应该不会是一种黑色的记忆吧!

 

 

       注意高考主要矛盾,细节并不决定成败
   平常,老师经常会提醒大家:高考不是目的。我觉得这句话很
对,学习应该是自己的事,学到的知识也是自己的,并不是为了参加高考而去应付的。
   有些同学把高考看得过于神圣,以至于对任何有关高考的细小
信息都十分的敏感,尤其像一些小测试的成绩啊,同学用的一些参考书啊等等,都会很重视。这样做其实并不好,一味注重细节,反而会忽略了主要矛盾。在高三阶段,注重学习本身才是最重要的。每个同学应该有自己的学习方向,只要为着这个方向不断努力,不断前进,自己就能问心无愧,这样对自己能保持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也会有帮助。
   平常,老师经常会提醒大家:高考不是目的。我觉得这句话很
对,学习应该是自己的事,学到的知识也是自己的,并不是为了参加高考而去应付的。在平常生活中,有家长或者老师用“高考”这两个字眼去激励同学们更努力地学习,但同学们不应该错误地将高考理解成是通向成功的惟一路径,而给自己施加了太大的压力,以至于在平常的学习中患得患失。大家的目光应该放得更远,尤其不要因为一时的考试或者其他事情的失利而自暴自弃,丧失前进的希望与信心。在高三时,我就是这样想的,对自己减少压力真的是很有帮助的。
   具体到每一科来说,大家应该都有自己的方法吧。但有一点值
得大家重视,那就是老师的要求。老师的经验总是比我们丰富的,至少对绝大多数同学来说都会是有用的,因此,对于每位老师的要求建议之类的话大家最好能铭记在心。在最后关头,千万不要对任何老师有偏见或看法,这样只会使你容易忽视老师的好建议,或者不能获得更多老师的帮助,而这一切是由于自己的主观感受造成的,这样会很不值的。
   以下是我对于各科的学习感受:
                    ¤语文¤

   在语文这一科上,我的不少好的方法就是从老师处获得的。
   我们的语文老师张老师是一位教学经验非常丰富的老师,在他
的教学中开始终贯穿着“注重积累”这个观点。在课堂上,张老师经常会向我们举出许多常用字词的例子,让我们判断正误,一旦发现我们出错,张老师便一遍遍地给我们强调正确的字词,这样在我们脑海里储存的就全是正确的印象,减少了出错的机率。在课下,张老师也要求我们直接阅读现代汉语词典,积累关于常用字词的正确信息。关于常用字词的概念,张老师有自己的观点,我们只需记忆张老师着重提示的字词就够了,这样我们不仅节约了精力,还大大地提高了效率。2004年的语文考试还加强了对诗词鉴赏能力的考查,针对这种情况,张老师也加强了对我们这方面的练习。除了直接具有针对性的练习外,张老师要求我们增大有关诗词鉴赏的阅读量,他建议我们阅读《唐诗鉴赏词典》这类的诗词鉴赏书,从中直接获取专家对诗词鉴赏的思路和组织语言的方法,这使大家对诗词鉴赏这类题型也不再陌生。
   由于每年的高考都有一定的稳定性,变化都不会太大,因此总
有一定的规律可循,老师一定会提供大量很多有用的经验和方法,大家都可以自己去试试。另外,大家可以做做往年的高考题,体会一下高考题的难度,做到心中有数。大家再平常的练习过程中应多多思考总结,找到每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多练习练习,这样在正式的测试中就会做得非常顺手。
                     ¤数学¤

   数学不是我的强项,因此我在这一科上投入了更多的精力。
   在课上一定要认真听讲,因为老师所讲的例题都是十分具有代
表性的典型题,这比做自己找的一大堆题都会有用得多,也更有效率。在课下也一定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很重要的一点是遇到不懂的题一定要向老师或者同学请教,直至完全弄懂为止。其实直接找老师问问题的效果应该是最好的,老师的思路能给自己带来很多的启示。题海战术不值得提倡,但这并不意味学数学不用做题。就我自己来说,我的基础并不是很好,因此我做基础的题相对做得要多一点,加强了基础,解题的能力也会有相对提高。老师还特别强调做题后的思考,只有经过认真思考的东西才能完全变成自己的东西,在以后的习题中才能形成自己的惯性思维,做题速度和正确率都会大大提高。还有一点值得提出,那就是错题集的制作,就是将在平时的学习测试中出现的错误都整理在一个本子上,复习时就可以直接看错集了。虽然这本集子的名称叫错题集,但如果在做题过程中遇到觉得有价值的题目,自己也可以把它们增加在这本集子上。在我们班上,在不断完善错题集这方面做得好的同学,往往都是数学成绩拔尖的同学,这一点足够说明错题集的重要性了吧。
                    ¤英语¤

   英语的学习可能和其他科目的学习不太一样,除了必要的积累
外,学习一门语言还需要多多地练习和运用。在我看来,提高英语的最快速的方法不外乎就是进行大量英语阅读的练习了。有一些比较经典的文章或者老师重点推荐的文章,可以进行精读,就是每句话都要理解,生词都要记忆下来,这是属于积累的部分。还有在平时,要进行大量快速阅读的训练,我们的英语老师经常会挑选一些比较有价值的难度合适的快速阅读练习供我们定时完成,这样的目的是培养语感。对英语这科来说,拥有良好语感绝对是拥有良好成绩的基础之一。作文是一种考查语言运用能力的题型,它比其他题型要求更高。有一个途径对提高作文能力挺有用的,那就是背诵课文。在课文中有大量优美的语句,如果大家对课文很熟悉的话,就能更容易地对这些好句型进行运用,这样能使自己的作文更加出彩。听力是另外一项重要内容,听力的三十分可不少,但实际上这种题型对每位同学来说都不是太难的,因此大家都要尽力争取满分。除了在可堂上完成老师的听力训练外,自己还是有必要进行专门针对考试的听力练习,可以请老师推荐合适的听力教程,题型和每节的长度最好接近高考的要求。每天花二三十分钟做每一节听力训练,坚持下来的话,对听力这种题型会很熟悉,考试时做起来就会非常顺手了。
                    ¤文综¤
   文科综合在不少同学的心目中是一个挺复杂的综合科目。虽然
说是一个综合科目,但毕竟还是由单科综合起来的,每科都是分开学习的,而且在试题中每道题的科目指向都是很明显的,只需把每个单科踏踏实实地学好,在考试中问题应该不会太大的。
   就单科来说,我的历史是相对好一些的。在历史的学习中,我
不会按着书本背诵那些年代和事件。一是因为高三时间很紧张,没有这么多的时间来记忆如此大量的信息;二是因为这样效果并不明显,很容易记混,还会耗费大量的精力。我觉得学历史很好的方法就是构筑框架和联想记忆。刚学书上第一遍的时候,每个同学可能都会感到思路比较乱。这时,大家不用过分计较书上比较细小的内容,可以只关注每一章的大标题、小标题以及比较概括的介绍,就这样对整本书比较快速地浏览几遍,整本书的框架就会很清晰地印在自己的脑海中,对历史发展的顺序也有一个大致的印象了。接着,再细致阅读每章和每小节,用内容把框架都填满,这样知识就不会混乱了,遇到要用的时候,脑海中也能很快地反应出来这些东西在书上什么地方出现过,搜索的范围一下就变小了,不仅准确率能有提高,答题速度也会快不少的。到了后期,历史书学了有五本了,如果不能联系每本书的内容,知识点就会很孤立,会给答题带来困难。由于历史的发展总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加上发展进程中各国之间的相互影响也日趋明显,这给大家记忆历史事件带来了方便。同学们可以将某个事件发生的时间、人物、地点等一系列知识进行一些联想,比如事件发生时世界上正经历着什么历史进程,各个大国中又发生着什么事影响了这个事件,本国内这一阶段又发生了哪些大事对这件事造成了影响。经过这样的联想,许多知识一下联系了起来,很多看起来复杂的东西一下会变得容易理解了,无论是年代还是有关事件的具体知识,记忆起来也会轻松许多。不仅在各本书之间,就仅对一本书而言,联想记忆也同样是很适用的。
   地理是所有文科科目中最具有理科性质的一个科目,因为地理
有很多的计算题,但实际上难度远没有数学那么复杂,从本质来说,地理的计算题类型都是很单一的,反反复复就是算那么几种数据,比如地方时、经度等,计算的方法也是屈指可数的。因此,在平时只需要多思考几道同类型的题,真正熟悉理解了,以后再遇到同一类的题绝不会有多大的困难,这样做也不需要再进行大量的习题练习,而且效果很。同时,我觉得地理是文综三科里需要理解比较多的一科,尤其像气候的形成和分布啊,洋流啊,城市的区位啊等等内容,如果没有理解的话,记忆起来会很伤脑筋的。只有自己不断看书思考,不懂就问,才能理解准确,记忆也才会深刻。
   政治除了需要熟悉书本上的基础知识以外,还需要适当了解一
些时事热点,这就要求大家不能完全埋头于书本,应该经常关注一下外面的世界。了解的途径也有很多,比如在休息的时候翻翻报纸,看看《新闻联播》,大家在一起的时候也可以交流交流对某些时事的看法,既是一种休息,也是一种对书本知识的运用,一句两得啊!
   有些同学可能会谈到如何在做题和看书之间分配时间的问题,
我自己是赞成多看书少做题的。因为在文综考试中,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总是占了总分中相当大的一部分,这也是最容易失分的一部分,如果在这部分失分太多,总分就很难再上去了。自己同时也得有一定的习题量,这对保持一个良好的应试状态几乎是有决定性作用的。同样,每次做完题后,都应该有一个思考的过程,自己可以对一对答案,看看答案的思路是怎样的,哪些自己答到了,哪些自己没有想到,这样能开阔自己的思路,在一些练习之后,自己就会有较好的答题感觉,非常有助于自己在考试时发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