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冬天,注定不再寒冷,虽然我们依旧穿着笨重的棉袄棉裤,可是,恢复高考的消息传来,还是让我们所有的人都莫名巧妙的兴奋了一回,好像这难得的好消息是专门为我们准备似的。
梅的姐姐要考大学了,惊得我简直合不拢嘴。难怪前两天,梅还要我给她解一道方程式呢。后来才知道,她是为她仍然在插队劳动的姐姐问题目呢。这样简单的,连我这个初二学生都能做出来的题目,她的姐姐却不会,却要通过梅来问我,这样的水平,就能去参加高考?我实在是不相信,我实在是愕然。连我这一直班里的优等生,都从来不曾想过高考,也从来不认为我就能考上大学,可是她却要参加高考了,的确令我感到了一阵滑稽可笑。但是,我们笑不出来。
那个年代,这样的哥哥姐姐们实在太多了。他们多少人拖家带口的,他们多少人丢下锄头拿起书本,从最简单的正负数开始,从最基础的主谓宾开始,从初中课本甚至小学课本开始,就这样开始了迎接高考。那是怎样的一种震撼呢?现在想来,那又怎么不是中国一件惊天动地的壮举呢?悲壮,从那个报名开始。
我老婆告诉我,她的三姐当时在农村插队,为了高考,偷偷摸摸的赶回城里来报名,只能是请假,只能是做贼似的,生怕队里和公社知道,到头来考不上又背个不安心农村的罪名,那可不是好玩的事情。
平时里不敢当着大家的面学习和准备,只能悄悄的拿本书躲在山野里或者荒地上,背开所有人的目光,在大自然里,开始最基础的学习。就是这样的环境,就是这样的艰难,77年,第一次高考如同决堤的洪水,一下子冲开了亿万青年心中理想和求学的大门......
时隔多年,当我在电视里看见77年高考的场景,我总会不自觉地流下眼泪,我为之感动,也为之难过,生活总是伴随着太多的艰辛和苦难,中国尤甚。
1977年,最初的记忆,有关高考的记忆,就这样根深蒂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