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安徽之行(五十九)  凤阳 --- 龙兴寺

(2011-04-25 18:38:13)
标签:

生活记录

旅游

安徽凤阳

龙兴寺

朱元璋

分类: 游记

 

 

             安徽之行(五十九)  凤阳 --- 龙兴寺

 

 

    凤阳龙兴古刹,又称大龙兴寺,俗称龙兴寺,建于洪武十六年(1383年)。前身是朱元璋出家的皇觉寺,后被朱元璋赐名“龙兴寺”,人称“圣庙”,为国内名刹之一。因朱元璋早年出家于此,所以盛名。这里也是朱元璋的发祥地,朱元璋亲自写了《龙兴寺碑》碑文。文革期间龙兴寺遭到破坏,1996年进行了修复,举行开光仪式。从山门到寺门之间,苍松翠柏,石径通幽,凉风飒爽,清净宜人。进入寺内主要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宝殿、禅堂、伽蓝殿、祖师殿和御碑亭等。“龙兴古刹”牌坊、“皆大欢喜”牌坊、明铸大铜镬和铜钟等文物保存尚好。寺内现有明朝文物陈列馆两个,对外开放。

 

凤阳龙兴古刹,又称大龙兴寺,俗称龙兴寺,建于洪武十六年(1383年)。

安徽之行(五十九) <wbr> <wbr>凤阳 <wbr>--- <wbr>龙兴寺

 

“龙兴古刹”牌坊
安徽之行(五十九) <wbr> <wbr>凤阳 <wbr>--- <wbr>龙兴寺

 

   龙兴寺前身是朱元璋出家的於皇寺,后被朱元璋赐名“龙兴寺”,人称“圣庙”,为国内名刹之一。
安徽之行(五十九) <wbr> <wbr>凤阳 <wbr>--- <wbr>龙兴寺

安徽之行(五十九) <wbr> <wbr>凤阳 <wbr>--- <wbr>龙兴寺

 

从山门到寺门之间,苍松翠柏,石径通幽,凉风飒爽,清净宜人。
安徽之行(五十九) <wbr> <wbr>凤阳 <wbr>--- <wbr>龙兴寺

 

天王殿
安徽之行(五十九) <wbr> <wbr>凤阳 <wbr>--- <wbr>龙兴寺


    龙兴寺对天下寺院影响最大的是天王殿中四大王塑像的坐姿。据传,本来各地寺院天王殿的四大天王都是“顶天立地”站着。而龙兴寺的四大天王“首先”坐下来,从此,天下各地新建寺院的四大天王也纷纷坐下来。
安徽之行(五十九) <wbr> <wbr>凤阳 <wbr>--- <wbr>龙兴寺

 

大雄宝殿
安徽之行(五十九) <wbr> <wbr>凤阳 <wbr>--- <wbr>龙兴寺

 

安徽之行(五十九) <wbr> <wbr>凤阳 <wbr>--- <wbr>龙兴寺

 

这里也是朱元璋的发祥地,朱元璋亲自写了《龙兴寺碑》碑文。
安徽之行(五十九) <wbr> <wbr>凤阳 <wbr>--- <wbr>龙兴寺

 

安徽之行(五十九) <wbr> <wbr>凤阳 <wbr>--- <wbr>龙兴寺

 

安徽之行(五十九) <wbr> <wbr>凤阳 <wbr>--- <wbr>龙兴寺

  

明祖师殿用以供奉在这里出家后还俗从戎登上帝位的朱元璋。
安徽之行(五十九) <wbr> <wbr>凤阳 <wbr>--- <wbr>龙兴寺

安徽之行(五十九) <wbr> <wbr>凤阳 <wbr>--- <wbr>龙兴寺

 

明祖师殿内朱供着元璋像
安徽之行(五十九) <wbr> <wbr>凤阳 <wbr>--- <wbr>龙兴寺

 

明铸大铜镬
安徽之行(五十九) <wbr> <wbr>凤阳 <wbr>--- <wbr>龙兴寺

 

安徽之行(五十九) <wbr> <wbr>凤阳 <wbr>--- <wbr>龙兴寺


民间传说:
   龙兴寺对天下寺院影响最大的是天王殿中四大王塑像的坐姿。这其中还有一段很有意思的民间传说。据说,朱元璋幼时生一怪病,昼夜啼哭不止。他的父母无钱求医,只好求佛,情愿皈依佛门。以后孩子的病居然好了。所以朱元璋十岁时,便入皇觉寺当了和尚。他从最低等的勤杂活做起,每天挑水打柴扫佛堂。在扫天王殿时,由于四大天王顶天立地站着,腿像柱子,扫地不便当。他就一边扫,一边喊:“脚抬起来!”果然是“君口玉言”,四大天王居然把脚跷起来了,说着便坐了下来。而后,天下新建寺院便纷纷效仿,四大天王也由立而坐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