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休闲旅游中领悟文化

标签:
杂谈 |
分类: 休闲城市 |
在休闲旅游中领悟文化
——专访南京市副市长陈刚
本刊记者 晁珊珊
http://s7/middle/4b99a0dbta96e14ed5bd6&690
【编者按】
南京,一个有用两千五百年建城史的城市。这个六朝古都天生了江南水乡的旖旎情调,更带着长江文明的气度与魅力。它兼收了遥远历史的依稀可见和现代繁华的火热青春,在古韵与今风华丽转身的刹那,南京再一次谦逊地低下了头,也慢慢张开了眼……
作为“文化休闲”的代表城市,南京是怎样把当地的文化传统和历史积淀融入文化休闲的?在传统和当代的相互碰撞下,南京又找到了怎样的结合方式?南京文化休闲的潜力在哪里?文化休闲又是怎样影响南京居民的幸福指数的?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走近了南京市副市长陈刚。
文化休闲最能体现中国文人精神
陈刚:休闲是现在的一个热议词,文化是古往今来探讨的焦点,把文化和休闲结合在一起并不陌生,古代文人的棋琴书画就是文化休闲。文化和休闲结合在一起,从自然中陶冶性情,从文化中寻求对与自身的切合点并汲取营养,演变成心得,所以文化休闲对文人来讲,最能体现中国文人精神的,这可以说是文化休闲的精髓所在。今年5月19日是中国第一个“中国旅游日”,这次的主题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它代表的是文化与休闲在在旅游这个过程中的互融与互动。
《休闲城市》:如果从旅游的角度看文化休闲,要重点关注哪些方面呢?
陈刚:现在从做旅游的角度看,要赋予它新的内容。文化就是在不断发展和延伸的一个概念,它和社会时代的发展有密切的联系。现在普遍意义上的文化的是一个广义上的文化,除了文化本身这个最基本的内容之外,娱乐、互联网娱乐、旅游、体育等都包括在文化的范畴里。把这些方面的内容跟文化结合在一起,然后再把文化和产业结合在一起,让文化的各个领域更好地促进社会的进步和产业的发展,是值得我们重点关注的方面。
《休闲城市》:南京发展文化休闲的的最大优势是什么呢?
陈刚:南京有很好的基础,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南京现在也有很好的载体,但是我认为我们发展的还远远不够。南京作为一个六朝古都,在文化方面有非常深厚的积淀,南京有近2500年代的建城史,在历史上曾经多次作为都城,是一个政治文化中心,是江南文化的中心和代表,这些都是南京得天独厚的优势。
传统与时尚并存
《休闲城市》:在文化休闲方面,作为六朝古都的南京有很好的基础,您觉得代表性的内容都有哪些呢?
陈刚:比较典型的是六朝时期,由于北方战乱,导致很多的文人、商人都迁到南京。他们在这里繁衍生息,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客观上对文化也有很大的促进。在中国历史上,北方地域很大,曾经的几个中心包括四大古都中的北京、西安、洛阳,但是这三个就都在北方,南方的南京就一直维持着它在江南的位置。
南京的文化遗址和文化的代表性话题也很多。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中就有两部与南京有关,孙权一千八百年前第一次在南京定都,吴地在三国的故事中是重点的发生地之一。《红楼梦》是金陵文化的典型的代表,曹雪芹小说中描述的就是南京文化生活、文化休闲场景,这些可以说古往今来都是南京文化旅游的特有“名片”。除了自身文化的代表,南京也有古代国际化观念的代表,郑和七下西洋,南京是出发地、发源地和实施地,而且郑和下西洋并不像其他欧洲其他国家以掠夺和占领为目的,而是一种和平的姿态。类似这样的历史事件非常多。
回到历史的中间去看,秦淮河、夫子庙有一些“雅”的文化在里面,但是更多的是“俗”文化。这种“俗”文化更多地表现为很多民间的故事,“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夫子庙是到南京的人必去的地方,秦淮河被称为“中国第一历史文化的名河”,自古就有那么多赞颂秦淮河的诗篇,近代的朱自清和俞平伯都曾写过《桨声里的秦淮河》。这里是一个聚集地,南京每年最大的民俗活动“观灯”就在这里举办,一天最多的时候有四五十万人聚集在这一代,集中的人流加上动人的故事,当代的民俗加上古代的民俗,是能够吸引游客的最重要原因。
《休闲城市》:在把一些历史的元素和时尚结合在一起的代表,南京也有不少?
陈刚:南京的总统府和1912街区,是作为民国象征的文化元素,现在把它们和前卫的艺术与时尚的休闲结合在一起,会给人一种全然不同的文化感。另外南京还有一些文化创意园区,李鸿章洋务运动时候遗留下来那片区域,当然南京还有很多的博物馆等,这些都是文化的载体,所以说南京不仅有历史的积淀,也有前卫的时尚,南京有很好的基础。
《休闲城市》:除了借助于历史元素,南京的文化休闲亮点您觉得是什么呢?
陈刚:南京的另一种时尚与现代青年人的生活方式分不开,购物、大型的体育赛事、演唱会、时装的发布会等,南京也是流行文化的发布地域。这些南京是不排斥的,它也是城市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我也觉得我们还不够,就是说对于文化深度挖掘的东西,能够让更多的受众去理解和参与的东西还不够。
南京的潜力
《休闲城市》:那么这个潜力表现在那些方面呢?
陈刚:我们对历史上的东西还要再深入。比如大明文化,大明文化现在南京遗留下来的不多,有明孝陵、明故宫遗址、莫愁湖、白鹭洲、瞻园等,需要通过经典的一些整合把它们串起来。另外,我们也想通过现代动画、信息技术去复原一些场景。要通过挖掘、修复、重建一些景点,把这块儿再充实一些。
还要把虚拟的和现实的结合在一起,让文化的触角伸得更长,跳开文化本身的限制。对年轻人要进行一些文化素养的推广和普及教育。我们的基础教育里有这一类,但是我觉得还不够,像戏曲虽然已经进入了一些学校的教学内容,但是有地方特色的一些东西,还是可以在增强一些。文化要大家来关心,不是少数人的东西。关心的人越多,对文化的发展越有好处。
《休闲城市》:如果依托现在南京的基础优势发展文化休闲旅游,那您刚才说的重建遗址公园实施起来是不是有难度呢?
陈刚:如果我们现在南京建一个大规模的公园,不是不可能,但是很难。需要很多的土地和资金投入。当年杭州的宋城,当时的口号是“给我一天,还你千年”,现在回过头来看,当然它有它存在的价值,但是如果再跟着做那样的东西,他们做宋城,我们做明城可能不太合适。但是南京可以把遗址保护好,建一个遗址公园,把历史的断面保存下来,把历史的基底保存下来。人们可以站在遗址公园上面想象,不一定非要复原出来。如果南京现在建一个明故宫,第一有没有必要,第二可能实施困难。文物部门要求保护遗址,你不能去破坏它、更改它。这回到怎么去看待文化上来,人是一种有想象的动物,不把它复原建出来,不代表人们没有这个想象力,不代表历史就不能从人们的想象中恢复。如果现在建一个遗址公园,旁边有个放映厅,把当年的很多场景通过现代技术的方式复原出来,可能通过很多技术手段让两个不同朝代的人对话。这些都可以考虑,这样的结合,反而有一种趣味性,当然要做得很精致,既能够尊重历史,题材上又觉得不荒诞。
《休闲城市》:发展休闲旅游对提高人们生活的幸福指数这方面有什么作用?
陈刚:发展休闲旅游对提高人们生活的幸福指数有很大的作用。拿旅游做例子,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人们就有了旅游这种需求,一个人除了满足自己的生活的最基本要素之外,还要满足精神上的一些东西。人是社会动物,他有精神上的需求。精神需求很多是文化的需求,旅游也是一种文化,出去以后看到了以前没看到的东西,他感受到了以前没有感受到的东西,外界的刺激对他来说形成一种良好的刺激,他觉得旅游是一件有意义的事,对文化就能提升,对幸福指数就能提升。碰到一些不如意的东西,可能通过下一次旅游在纠正,或者通过一些别的方式,比如投诉得到赔偿等方式,把这事情淡化。
我觉得人的满足,幸福感的提升,文化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如何让来到南京的游客,南京的市民,在精神上寻找到满足?能够得到升华?如果文化能够把这层意思体现出来是非常有价值和意义的,甚至超出文化本身的意义。所以一个地方的人除了生活上得到满足之外,能够在精神层面不断地被满足,就能够有收获,对他自己的生活包括对他周围的人的影响都是良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