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二首①
其 一
无故寻愁觅恨②,
有时似傻如狂③;
纵然生得好皮囊④,
腹内原来草莽⑤。
潦倒不通庶务⑥,
愚顽怕读文章⑦;
行为偏僻性乖张⑧,
那管世人诽谤⑨!
其 二
富贵不知乐业,
贫穷难耐凄凉①;
可怜辜负好时光②,
于国于家无望③。
天下无能第一,
古今不肖无双④;
寄言纨绔与膏粱⑤;
莫效此儿形状
【注释】
其一: ① 西江月:词牌名。初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双调50字。 ② 无故寻愁觅恨:无缘无故寻找忧愁和悲伤。愁、恨,这里指贾宝玉在封建宗法思想和封建礼教的沉重压抑下,所产生的极度苦闷。鲁迅曾说过:“在我们的眼下的宝玉,却看见他看见许多死亡;证成多所爱者,当大苦恼,因为世上不幸的人多。” ③ 似傻如狂:像呆傻又像癫狂,这里实际上是指宝玉反封建礼教的种种表现。 ④ 好皮囊:好的外貌。佛教认为人的灵魂不死,而躯体只是灵魂的一个外壳,就像个皮口袋一样。 ⑤ 草莽:即杂草。这里指宝玉没有封建统治阶级所需要的那些知识。 ⑥ 潦倒不通庶务:潦倒,本指人穷困、失意。这里是不合时宜的意思。庶务,各种事务。这里指世俗应酬之事。这句也是从反面肯定贾宝玉鄙弃“仕途经济”,不愿与封建统治阶级同流合污的思想品德。 ⑦ 愚顽:愚昧顽劣,指贾宝玉不屈服于种种压力,坚持不读经书八股文章的顽强精神。 ⑧ 行为偏僻性乖张:行为怪僻,性格反常。指贾宝玉的思想品德与封建统治阶级的要求格格不入。偏僻:偏执,怪僻,不合正道。乖张:执拗,不驯,不入世俗。 ⑨ 那管世人诽谤:不怕别人攻击、中伤。
其二: ① 贫穷:这里是针对上句的“富贵”而言,宝玉后来生活穷困,沦为行乞僧人。高鹗续书没有写出这个结局,是不符合作者原意的, ② 可怜:可惜。 ③ 于国于家无望:第五回曾托宁荣二公之灵说,贾府齐家治国的希望惟嫡孙宝玉一人。 ④ 不肖:不贤,少才无德。这里指贾宝玉不像他的祖辈那样能“建功立业”。 ⑤ 寄言:赠言,告诉。纨绔:细绢裤子,后以代指富贵人家的子弟。膏粱:见前《好了歌》注。
【大意】
其一: 无缘无故寻找愁和恨,时而似傻时而若狂;虽然外表长得很漂亮,不学无术腹内是草莽。 颓唐不懂齐家与治国,痴愚顽劣害怕读文章,行为偏激性情不正常,哪管别人无情的诽谤。
其二: 荣华富贵不知守家业,贫穷困苦又难耐凄凉;可惜浪费了大好时光,于国于家都没有希望。 无能要算天下第一个,鲜才寡德古今也无双;奉劝贵族公子哥儿们:不要学这孩子的模样。
【赏鉴】
这两首词,对贾宝玉明贬实褒,似嘲实赞,突出地揭示了贾宝玉的叛逆性格。前一首词写他的封建正统思想的背叛,不读经书,摒弃仕途经济;后一首词着重写这个叛逆性格对封建地主阶级及其统治的严重破坏性。这里曹雪芹假托卫道者的口吻,正话反说,巧妙地歌颂了贾宝玉反封建的思想品德;同时也辛辣地嘲讽了腐朽的封建礼教与庸俗的世道人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