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朗读者

(2009-02-19 10:06:34)
标签:

朗读者

电影

凯特.温丝莱特

分类: 电影音乐

    朗读者

 

    这是一部悲伤的电影。《朗读者》也叫《生死朗读》,也可以叫作《我愿为你朗读》。

    凯特温斯莱特不算多产的演员,印象最深地是红遍全世界的《泰坦尼克号》,JACK和ROSE经典飞翔姿势几乎成了爱情的象征。而JACK曾对ROSE所说的“If you want,you can”,在那个年代一度成为我奋进的警句之一。

    《朗读者》前一部分,让人看得非常美好,尽管男主角白格只有15岁,而凯特温斯莱特饰演的汉娜是比白格大21岁的妇女。年龄的差距丝毫不影响他们爱情的真挚与纯真表达。白格简单、真诚,对汉娜毫无保留地付出,汉娜是他的精神支柱和心灵港湾。汉娜不多言,默默地接受白格的爱,用一种成熟体贴着白格,有时候象妈妈,有时候象爱人,却始终没有正常爱人中随时可以出演的“孩子气”。或许是这21岁的差距实在太大了,也或许是后来被揭穿的真相是汉娜心中永远无法跨越的障碍,这是尊严的捍卫。汉娜让白格给他朗读,她认真地听,遇到有趣的两个人一起大笑,遇到悲伤的汉娜就在白格怀里哭得死去活来。于是,以后很长一段时间,他们在一起的生活就是朗读,淋浴,做爱。日子过的无忧无虑。 
     当然,他们之间也有争吵和好的过程。白格为了给汉娜一次旅行,当掉了自己心爱的邮集。两个人骑着单车去郊游旅行,在某个餐厅用完餐,付帐时候,老板娘说“您和您母亲都还满意吧?”。白格愣了一下,说满意。结果飞快地走到汉娜面前,亲亲一吻,自己先骑着走了,留下汉娜在原地疑惑,和老板娘惊讶的表情。多可爱的孩子啊,爱得如此无畏。可是,又怎么样呢?美好的记忆对于之后的重逢显得苍白无力。

      后来,汉娜莫名其妙地消失了。

      再次见到汉娜,是在法庭,白格已经上大学,修法律,去法庭旁听是为了学习与同学参加法庭的审判。恰巧在法庭遇到了汉娜,而汉娜被指控,需要对一起教堂失火烧死数百名犹太人事件负责。

     在法庭上,汉娜孤立无援,她像一个小孩子一样,好像完全不懂这个世界的规则,大人的规则。陷入难堪与渐渐被撩起内心隐秘情愫的白格开始思考这一切的原因,她当初为什么拒绝公司提拔去参军,为什么喜欢别人给她朗读,她看菜单的紧张无措的表情,她离开白格的时候,为什么拒绝了电车公司的提拔。在法庭要且她写东西的时候,她为什么不写,违心承认自己写了那些认罪的材料。终于白格在心里,找到了唯一答案:汉娜是个文盲。而她所做的一切,不过是掩饰这个事实。
     不明白,她宁愿承认自已是一名罪犯,也不愿意让人们知道她是文盲的事实。我所理解的是,承认自己是文盲,不如让汉娜去死,因为那意味着她丧失了生存的尊严和生活的勇气。毕竟她美丽、她年轻,她也有种许多浪漫情怀和美好梦想,她勤奋努力,她不愿意因为这个原因而让自己感受到一丝丝与别人的不同,更无法承受别人的鄙视或者说同情。确实,有些极端,汉娜是个特例。但电影往往都选择特例来表达一些残酷的现实,刺痛人们的神经。

    无论怎样,白格都没有勇气面对汉娜。她被宣判终生监禁。白格更没有勇气面对过往,唯一让他内心好过的是,他重复年少时候的行为,不停把朗读的录音带寄给在监狱的汉娜。十八年,他一次也没看过汉娜。汉娜学会认字了,对着录音和书本,她写着简短的信。一次次期待她的小家伙(白格)来信。总是失望失望,一次也没有。终于,在汉娜快要出去的时候,白格来看她。风烛残年白发苍苍的老人,她颤颤巍巍伸出手,他慢慢把手给了她,紧握。

    那一刻,我明白了什么叫做原谅。
    不过结局是,汉娜自杀了,白格再也忍不住,大声的嚎啕。可是,太晚了。

    这部片子不纯粹是个爱情片,里面参杂了历史、战争。在特殊年代特殊背景下的爱情,多少有一些无奈和遗憾,还有残忍。但却是生活本来面目,我们无法回避。

    可是,作为女人,仅仅因为害怕被人揭穿文盲而选择一个人孤独终老,显得太过悲凉了吧?

    很喜欢片名《我愿为你朗读》,更喜欢主演凯特.温丝莱特。太棒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雪地撒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