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找不到合适的图,就用一张04年自己涂鸦的一张画吧)
去郑州出了趟短差,两天早班机,没睡好,挂了两天黑眼圈。
昨晚临睡前看了小段《赢在中国》,有个选手(不记得名字),第一轮就被IDG的熊晓鸽淘汰了,被淘汰的直接理由是他在第一轮题目“自我阐述为什么他该留下来”表现不够坦白和真诚。选手不服,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故事大概是这样:小蜗牛问妈妈,为什么蝴蝶会飞?妈妈回答,因为蝴蝶天生有翅膀。小蜗牛又问为什么蚯蚓没有壳,妈妈回答因为蚯蚓站在大地的脚上。妈妈告诉小蜗牛,咱们不靠天不靠地,靠我们自己。讲故事的目的是要告诉大家,他虽然长得不好看,但是他很努力很努力地让别人发现他。
他最后的“抗议发言”,感动了在场的评委、选手还有看电视的我。我觉得他在强忍住泪水,不想在大家面前哭,在努力捍卫最后的尊严。他希望评委让他留下,评委为了公平没有同意,但是把权利抛给了在场的其他选手,如果有哪位选手自动让位,他就可以留下。当然,没有一位愿意,大家都是花了那么多汗水泪水心血才走到了36强,又有谁会这么轻易放弃呢?即使失败,那也该是自己战死在战场,而不是让位他人。在竞争面前,没有同情怜悯可言。
最后,这位选手还是被淘汰了,回到座位上,大家给予他响亮的掌声。能够有勇气参加《赢在中国》,能够走到36强,本身就是一种胜利。
我很欣赏评委新东方俞敏洪送给这位选手的话“小蜗牛背上的壳实际上是你自己加上去的,假如你第一轮发言时候能够有这么坦白真诚,我想你不会被淘汰。”
这几天释然了有些东西。其实,很多时候,人为什么会困扰,就是因为自己给自己背上了壳,无形中加了许多压力,于是让自己沉重地喘不过气来。学会释放,学会减压,学会呼吸!
人的精力是可以转移的,哪怕之前有多么令自己沉痛的事情,当又一件紧急事情出现时,其他又不得不暂时被冰冻或者遗忘。
我很开心,去了烦躁,回了平静。一切都慢慢的,不要去刻意追求结果,因为结果无从预料,也许是意外也许是意料之中。
慢慢的,一点点的,过好每一天,这才是我应该做的。
最后附录俞敏洪老师在博客里写过的一篇文章,我非常喜欢:
“人的生活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方式是像草一样活着,你尽管活着,每年还在成长,但是你毕竟是一棵草,你吸收雨露阳光,但是长不大。
人们可以踩过你,但是人们不会因为你的痛苦,而他产生痛苦;人们不会因为你被踩了,而来怜悯你,因为人们本身就没有看到你。
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像树一样的成长,即使我们现在什么都不是,但是只要你有树的种子,即使你被踩到泥土中间,你依然能够吸收泥土的养分,自己成长起来。当你长成参天大树以后,遥远的地方,人们就能看到你;走近你,你能给人一片绿色。
活着是美丽的风景,死了依然是栋梁之才,活着死了都有用。这就是我们大家做人的标准和成长的标准。
每一条河流都有自己不同的生命曲线,但是每一条河流都有自己的梦想——
那就是奔向大海。
我们的生命,有的时候会是泥沙。你可能慢慢地就会像泥沙一样,沉淀下去了。一旦你沉淀下去了,也许你不用再为了前进而努力了,但是你却永远见不到阳光了。
所以我建议大家,不管你现在的生命是怎么样的,一定要有水的精神。像水一样不断地积蓄自己的力量,不断地冲破障碍。当你发现时机不到的时候,把自己的厚度给积累起来,当有一天时机来临的时候,你就能够奔腾入海,成就自己的生命。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