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年时尚周我和战友一起与嘉宾台湾著名模特林志玲合影
06年时尚周筹备期间国庆节与战友去平遥旅行
北京,对于我而言,从最初就是一个可选择也可放弃的城市。我时常会无比想念成都的战友。昨天看豆豆的博,今天看YIYI的博,大家都在回忆那段往事,我忽然也有了感慨。
我们,是指曾经一起奋战中国国际美容时尚周的战友。一般,我们把中国国际美容时尚周简称为时尚周。到2007年,时尚周已经成功举办了六届。
这是一个团队,一群有着同一目标同一使命的团队。尽管每一年时尚周筹备前期,我们都会抱怨都会恐惧都企图想要逃避,但最终我们都被组织安排走到了一起。那些日子,是极其痛苦、艰难且需要很强耐心的日子。
06年时尚周晚会结束后集体合影(地点:北京五洲皇冠假日酒店)
06年时尚周晚会结束后合影(活动地点:北京五洲皇冠假日酒店)
04年时尚周晚会结束后合影(地点:北京饭店)
去年帮YY做婚礼几乎是我一个人完成了策划、采购、设计、流程、串词、场监等一系列活,实际上相对时尚周来说,只能是小CASE了。一周时间,每天几乎要完成3-4项活动,包括2台晚会、10多个论坛、1个展览、10多场秀等等。通常要筹备大半年的时间。除掉这些活动需要的整个策划设计流程之外,邀请名人明星嘉宾是个大头。就单说现场接待如此多的名人明星都是个浩大的工程,往往1人需要盯2-3个名人明星,该什么时候上场、什么时候走红地毯、什么时候接受媒体采访,不能出一点差错。所以说,时尚周没有整个团队齐心协力,团结一致,根本做不成。
04年时尚周筹备期间,与成都战友在长城脚下合影(那年有个活动“千人诚信宣言”在那里举行),排在最前头的就是YIYI,1。81米,原四川女排,我们有个青蛙帮都叫她181。
看见如此狼狈的我们了吧,04年国庆节筹备时尚周的所有人去坝上旅行,没有料到降温,都没带厚衣服,骑马回来一个个冻得够戗,蜷缩在炕上取暖。特别是我,冻得直发抖。
没有亲眼见过时尚周的人,一般都无法想象我们的辛苦程度。
活动圆满落幕时给予我们每一个人的成就感是强烈的,似乎每一个人的潜力被挖掘到了极致,越是临近活动开幕越是亢奋,不敢懈怠,那是一种责任,用我们成都话说“不能中途撂挑子”。
往往别人看到的是精彩的表演、风光的明星,背后的我们不晓得多少人因为压力太大痛哭过、因为活动分工咆哮过、因为嘉宾半天未到场而焦虑过,甚至声音嘶哑无法表达,却始终坚持战斗到最后一刻,这些只有我们自己知道。
在这里我不得不表扬咱们四川人,最核心的团队都来自成都的那帮人。现在总部在北京了,就我一个元老级长驻北京。每年活动快开幕的前一两个月,就陆续有成都的同事过到北京来参与筹备,与她们一起的日子是无比充实快乐。成都人来北京最怕的就是吃不好睡不好,恰恰这成了我们聊不完的话题,曾经我们每晚一起动手准备第二天的便当(因为觉得北京的盒饭超难吃),自己从成都托运饭扫光,甚至有一年流行《大长今》,我们居然无数次重放光盘,因为每个人看得进度不一样,经常笑得不行。然而,每次时尚周结束,她们都离开了北京,我就会自动得时尚周后遗症兼空虚症,极其害怕一个人呆在寝室里。
我记得05年时尚周结束后的第二天,外地的同事都去采购东西准备离开北京,那天下着小雨,我没有与她们一一道别,而是昏睡了15个小时,是我故意想要忽略她们兴奋收拾行李的场景,起床后,我自己一个人去吃了顿大餐,拼命地吃,然后满足地回寝室继续睡觉。那个时候,我极其想要放弃呆在北京,我想念家乡,那里有我好多战友好多朋友还有我的家人。而北京呢?那个人在那个时候还没有出现。
每一年都有新的主题,每一年我们又主动或者被动地被带着往前走,争吵、眼泪、熬夜、失眠、甚至歇斯底里。。。种种症状都会在这个艰难的筹备过程里出现。可是我们竟然拥有令人难以置信的默契。我想引用YIYI在博里描述的“默契”概念,她说得很透彻——
“
什么是默契?其实很简单,就是相互已经熟悉了解到不需要怎么沟通的地步。事前并没有商量,却总能在最需要的时候见到对方的身影或出现在对方面前。不需要提醒该干什么,但肯定能在正确的时间自动出现在正确的地点,让你感到像抓到救命稻草一般。
哪怕前一天自己负责的单项活动已经累至凌晨,第二天一早仍然能见到相互的身影和协助的手。不需要客气,一切尽管说好了,时间那么紧迫,呼来唤去也没人会在意。
互相默默地扶持,也许这就是默契吧。
默契,需要时间来积累,需要责任心来支撑,需要包容心来维护。很难说清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呵呵,就像“美丽湖”说的“就像进入一种自动化程序。。。。”
有时候感到这种默契也成了一种依赖,能看到对方在,心里就会踏实很多。
做活动是一个非常讲究团队配合的工作,尽管每次赌咒发誓地说“再也没有下次了”,却总会情不自禁地想再次获得这种感觉。哈哈 无可救药!”
07年时尚周开幕前一天全体工作人员战前准备会议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