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汪中求
汪中求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869
  • 关注人气:3,56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工智能是无法拥抱的花花公子

(2015-07-06 08:29:04)
标签:

机器人

人工智能

贪欲

创新

灭绝

分类: 精细化管理

人工智能是无法拥抱的花花公子

——在《精益思想在信息时代的创新机会》座谈会上的发言(摘要)

 
精细化管理  wangzhongqiudmis

 

我们正在到来的信息时代的主要特点有二:机器进入需要人的任何领域;人工智能代替人脑。


人类的创新能力已经被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所证明,尤其近500年的加速发展。当然,这种创新主要表现在人类的物质创造而非精神。今天的人类一年所创造的产品和服务总和已达到600000亿美元。最近的500年,人类人口增长了14倍,广义的“产能”增长了240倍。当然,能量消耗需求也增加了115倍。

http://mmbiz.qpic.cn/mmbiz/X7ic58RdxbOSPkXAQnWfjBmxcPfkNQTn9n9nfv7NohElyGySXricemiakkDCFQDiavXm6J3o1QCgsUSw9rn12z0ntA/0?wx_fmt=jpeg

今日5条货柜船足以承载500年前全球所有船队所运的全部货物,500年前全世界所有国王的财产总和抵不上今日一家大银行的总资产。


其实,人类无限创新的目的和缘由只有两个:解决眼前的懒惰;满足未来的欲望。


我这次来日本,除了过去也到处能看到的满街的自动售货机,还有新增的钢铁铺设的桥梁和道路,若干的社会管理和个人生活细节都在向我述说着自动化、智能化的优越性。人,真的可以越来越懒了。


机器变成人在普及,人变成机器的机会也就加大了。早晨,我挤电车,还有很多乘客一如既往地打着瞌睡,但我想很快就用不着了。去年7月,美联社已经用机器人写财经报道了,自动系统每个季度写出了3000篇,风格完全符合美联社的标准。机器人能提高30%的整个社会的效率,辛苦将成为过去时。

http://mmbiz.qpic.cn/mmbiz/X7ic58RdxbOSPkXAQnWfjBmxcPfkNQTn9Cw3V2Cle8UJSiblHPR1CqibhL48RbU0cRrEe4hdvljvwGWrNavIuORgw/0?wx_fmt=jpeg
来之前,国内的朋友托我买“安耐晒”。据说这款日本资生堂开发的防晒产品,功效提高了50倍;因此严重缺货,药装店一人一次只能买一支。人,为了自以为的美不惜代价,几近疯狂。


美国的贝尔实验室生产了一位美女名叫“洛克希”,她是身高170公分的性爱机器人。疯狂的背后都是无尽的贪欲,而且贪欲是永久的将来时。


在这一背景下,我们讨论企业的创新,当然只能努力去理解懒惰和贪欲。因此,企业创新的终点也只有两个:亲近懒惰的用户,贴近贪欲的需求。


科技如此发达,面对用户及其需求的创新,速度日渐加快,从加法到乘法。不可思议的是,现在手机和穿戴设备类在欧美很难申请专利,只因为创新太快。等专利批下来产品已经过时,价格自然也就卖烂了。人工智能的出现,特别是人工智能从弱到强逐渐出现“超人工智能”,特别的特别是超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结合,智能机器人将使人类的创新速度达到乘方级。


不过,今天我的发言需要提出的是,人工智能最终是靠不住的花花公子,虽然我们每个美女都希望紧紧拥抱他。谁能不拥抱这位花花公子呢?18世纪,蒸汽机装在了船上,那些大的船运公司都看不起它,又小又不稳定而且价格还贵。但最后怎么样?老的帆船运输企业全死了,因为蒸汽机船可以逆流而上呀!企业是逐利的组织,知道抱不住也会热烈拥抱过去。

http://mmbiz.qpic.cn/mmbiz/X7ic58RdxbOSPkXAQnWfjBmxcPfkNQTn95U1DG567YvacK7ia59WmOPMXn1vib5bcjUnDm06diabXArzBcX24WX5Dw/0?wx_fmt=png
虽然科技无止境,显而易见的是,只要人类能想到的最后都可能实现,直到科技把人类埋葬。霍金曾警告说:“成功研发人工智能将成为人类历史上犯的最大的错误,不幸的是这也可能是最后一个错误。”我宁可相信霍金,尽管这位大物理学家不借助人工智能的医疗器械这段话也说不出来,更传不到我这里。


人工智能和机器结合,成功的顶点是有思想和智慧的机器将不接受“主人”的约束,或者超出人类对它已知和能为的约束范围,也包括设计者和使用者的失误,还不包含“主人”的道德风险造成的失控。


人类受限于缓慢的生物学进化速度,无法与最终具有自行设计能力的人工智能技术赛跑,智能机器人失控是迟早的事。


因此,我必须转述霍金在年初与另外的一批科学家共同签发的公开信的主题:短期来说,人工智能技术将使百万级以上的人失业;长久看,机器人的智商超过人类,违背“主人”初衷的程序设定的举动难保不会做出来。因此,身体极为不便的霍金是极为负责任的,去年年底他面对BBC的采访作出预言:人工智能技术将敲响人类灭绝的警钟。


日本的防灾意识那么好,是可以提前予以关注的。这也就是我来参会并发表不适时宜的演讲的目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放下手机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