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职后给原单位客户的一封感恩信
(2013-01-31 20:46:31)
标签:
辞职感恩客户财经 |
分类: 和大学生聊聊 |
辞职后给原单位客户的一封感恩信
这是曾在《做人与处世》杂志当编辑的邱文瑾(从未谋面,未知男女)离职后给过去有联系的作者发来的一封信,原文题为《离别,不是结束》。我对这份杂志没有贡献,对邱的工作也没有可圈点的支持,但这封信却让我极为欣赏。
年关已近,又是常规的员工辞职跳槽的高峰期。我虽不赞同频繁跳槽,毕竟辞职也是员工的权力;但是,无论如何,辞职员工如何看待自身的辞职、辞职后对原单位的感情,以及对原岗位交往的客户的态度却是我非常看重的。
邱文瑾的这封信颇具职业化风采,让我认可原作者真没有辜负《做人与处世》杂志的培养,对得起这份杂志的命名。在此,特推荐给在职、准备离职或已经离职的人们一读。
不过,此文在此发表并未征得邱文瑾的同意,如原作者看到有不同意见请随时联系我。谢了先。
一
我从来不知道,下笔竟然有如此之难;也从来不知道,语言原来也会如此苍白。两年多的时间里,我们一起努力,因着彼此的成功而喜悦,也因着彼此的失意而焦急。这样的情感,难得而宝贵,这是我在辞职时,最为不舍的东西。
是的,我今天已经递交了辞职申请。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可能不会继续地陪伴您了。虽然不能相伴,但是这份相知相惜,我会铭记于心底。辞职了,不能在第一时间拜读您的稿件,但是我会买来杂志,继续欣赏您的文章;同时,我也相信,尽管我们以后联系的时候不会很多,但是我们的这份友谊,会历久弥新,愈发醇香。
二
怕因我的辞职而给作者朋友们造成不便,所以我在qq上一一通知了朋友们。你们的留言,我都收到了。感动,很感动,你们的不舍、感谢、鼓励与祝福,一字一词一句,都充盈着满满的相知情谊。看着,读着,眼中不禁就起了水雾。那么贴心贴肺的热度,让这数九寒冬,都有了三月之暖。
编辑的工作,累并快乐着。我曾说,原创来稿必复。“来稿必复”这四个字,没有做过编辑的人,是无法完全体会其含义的。我每天平均拜读280封稿件,在1到5个工作日内,会一一回复初审通知;然后编辑、再读、再改、再读,期间校对;之后一个月内,或者一个月左右,会回复终审通知,终审每月两期。这些回复,既包括通过的,也包括没有通过的。而其实,正常来讲,编辑回复与否都可,是不必篇篇都来稿必复的。所以这在无形之中,我的工作量就增加了很多很多。是的,这样做很辛苦。在我做编辑期间,我从来没有和作者朋友们说过这些。当时只是觉得,这样做,要对得起作者的信任,也要对得起自己的这份编辑工作,这就够了。而现在,当我看到那么多的朋友们给我的留言时,我很庆幸,庆幸自己坚持来稿必复,并一直坚持了下来。
是的,我以真心待你们,你们也以真心待我,所以哪怕再苦再累,我也觉得值得!
三
两年多的岁月,两年多的不离不弃,近八千个作者的紧紧相随,深夜的问候,病中的安慰,跌倒时的鼓励,快乐时的分享,中秋收到的月饼,新年的贺卡,生日时的礼物,周末的短信祝福……一点一滴,都凝在记忆里。
还记得,去年五月。一个作者给我打来电话,说因为她最近生病住院,所以暂时不能给我稿子了,感到很抱歉。我不知道应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我当时的感受,需要住院治疗,想来不是小病。可她心里最记挂的,却是怕因病不能给我稿子。一切,都大不过身体,可她却……我何德何能,能让你们如此待我!感动有之,感谢有之,心疼,更有之。
还记得,因单位组织旅游,我qq好几天没上。朋友们见我一连几天没上qq,纷纷打电话来问询,是否是感冒了身体不适?
还记得,我接连给一个作者退稿,到最后,我都有些不好意思了。可这位作者却对我说,不怕,你说过,“我们一起努力”,我相信你!
还记得,还记得……太多太多……
是你们,给了我这快乐的两年;是你们,信任着我,支持着我;是你们,在“只跟一个编辑”已不被很多作者接受时,依然坚持稿件只给我;也是你们,与我不离不弃,相知相惜,悲欢与共。
四
两年多的相处,我们通过稿件上的合作,收获了彼此的真心,收获了友谊,最为难得的是,我们见证了彼此的成长。这是多么令人欢快的事啊!虽然,我们暂时没有稿件上的来往了,但是红灯停绿灯行,这一站结束,下一站开始。不管我站在哪里,我都会记得有你们,有你们相伴!
是的,人生路上,我们一路同行!
你永远的朋友,《做人与处世》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