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价格战会扭伤中国工业化的脚

(2012-08-15 17:34:07)
标签:

价格战

京东商城

苏宁电器

工业化

恶性竞争

财经

分类: 时事参评

价格战会扭伤中国工业化的脚

 

昨天,电子商务市场开始硝烟滚滚,京东商城掀起价格大战,苏宁易购、腾讯易讯等同行纷纷表态迎战。如果这场促销大战越杀越烈,必然以所有人都损失巨大收场。“价格战”这个中国市场长年的幽灵,很可能将给中国工业化带来新的危机。

一般来说,价格战是最低级的商战手段,而成熟的市场往往都保有底线。以欧美国家为例,商家往往都是“概不还价”,更少有在价格上肉搏的情形。与之相比,中国市场则多次上演过价格战,最后逼得一些企业不得不建立价格联盟来休战,虽然最终同盟先后瓦解。目前,家电是除了房地产和汽车之外中国市场仅存的大宗消费品类,展开家电销售价格战,势必将在中国消费市场撕开口子,会牵动整个产业链出现多米诺骨牌效应。

回顾中国电子商务的发展历史,电子商务企业几乎一向爱用价格手段搞扩张。例如,有的企业过去一直平进货价甚至低于进货价销售图书,完全牺牲图书的所有毛利换来宣传费或广告费以获得品牌知名度。不过,售书需要提供的售后服务毕竟很少,而今在家电市场继续以价格战为救命稻草,挑起不良竞争,而不是提高服务质量和降低营运成本,这种不负责的态度很可能会损人不利己,吓退潜在的投资者。

当然,有人会提出电子商务成本低、反应快,降价空间大,打价格战未必伤筋动骨。实际上,中国的电子商务成熟比较晚,电子商务企业品牌的优势不大,只在店租成本和物流成本上有竞争力,维护成本和采购成本可能还会高于传统商业企业。所以,电子商务企业只是在理论上比传统商业企业有优势,但降价余地并不大,至少绝不会有10%的空间,过强使用降价杀手锏,最终是一种自残行为,不仅自己难以脱身,反而会带来同行更加猛烈的厮杀,在一片乱战中“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因此,电子商务企业并不具有对价格战破坏作用的免疫力,不能用“降价空间大”为这种自残行为打圆场。

应该说,价格战这种恶性竞争具有整体破坏力。以这场酝酿中的厮杀来说,京东等商家的行为势必使其他同行进退两难:不参加,眼前的市场份额必然被挤占;参战,则势必失去长远利益。然而,在中国,老百姓往往以价格为选购商品的首选要素,其他电子商务企业甚至传统商业企业显然不愿意被挤出去,只能参战。与此同时,所有参战企业显然不会因此而置自己于死地,只能向各个方向挤压成本。然而,人力资源成本、财务成本、管理费用、物流仓储成本等本来就被压得很低,已经退到了墙根,权衡再三,商家必然要去挤压上游供货商,搞得整个供货链上的所有企业都被卷进漩涡,也将满目疮痍。

同样,消费者也不会真正从中获益。所有的厂家只有保有合理的利润,才能认真做产品、做研发和做服务,一旦利润被价格战拧干,最有弹性的服务首先会丧失掉,其次是生产商不得不降低对元器件或原材料的采购要求,品质日渐受到威胁;最后是企业无法再延续科技研发,而无法进行科技研发,这将是价格战推倒的最后一张也是最重要的一张牌,长远看就使中国消费者再也无法获得高品质的产品。任何事情都有个度,价格战确实会让贪图便宜的消费者欣喜一阵子,如果逼过分了,不能把这种多米诺效应阻断,价格战势必会加大实体产业空心化。这也正是西方企业很少打价格战的原因之所在。

如果价格战不断推倒同行、关联供货商和消费者,科技创新将变得疲软无力,这种风气最终会影响到民族工业的健康成长。这绝非大话。一个国家的工业化进程需要一步步来,逐步提高服务质量和科技含量来推进产业进步,而价格战这种过于毛躁、过于粗糙的竞争手段被商家把它当成救命稻草,势必会形成快跑中扭伤脚踝的动作,扭伤中国工业化的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