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私人银行如何遵守契约?

(2012-08-13 11:48:34)
标签:

私人银行

契约

花旗

金融

监管

财经

分类: 管理常识重弹

中国私人银行如何遵守契约?

   

    编者按:本文为新作《中国需要工业精神》原书稿第二章《契约精神》中的第10小节,出版社在编辑和审稿中出于某种原因删节,现以博文发表,辅助阅读。

 

    2008年秋在美国花旗银行考察时,接待我们的花期私人银行事业部总经理跟我们说了一段她的判断:中国银行业还没有进入国际金融体系,目前还只是“板凳队员”。就私人银行而言,目前还没有人懂。我去北京就私人银行和有关人士讲解过三个小时,估计没有人听懂。当然,有些内容中国银行业的人士甚至认为是不可能的操作。

    作为银行业的外行,我连这段话也都听不懂。

    近几年因为工作的需要,为几家银行做战略顾问或管理咨询,逐渐懂一点点银行业的常识。

    私人银行实际上是为少数富人专设的金融服务机构,通俗地说是让有钱人的钱生钱。西方商业银行的客户准入门槛是100万美元,名副其实的百万富豪俱乐部。中国虽然从2005年起逐渐有外资银行登陆提供私人银行业务,到年初已有16家;但国内跟进缓慢,中资银行只有13家开办了私人银行。

    从公开的资料可知,目前各主要银行的私人银行客户占比为:中行22%、工行22%、中信16%、招行14%。以招行为例,客户在私人银行的金融净资产总额超过3000亿元人民币。

    中国私人银行客户的准入门槛设定为金融净资产600万元人民币以上,最早可见的银监会的规定是去年8月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管理办法》,可见初级阶段是以之为个人理财的延伸,名称可以用私人银行罢了。当然,它一般不开在街边店面,更多放在高端写字楼,为俱乐部或会所式。

    由于幼嫩,中资私人银行业务还很狭窄。虽然,产品叫法丰富多彩,各类投资俱乐部应运而生,但实质上不过“装修豪华点,增值服务多一点”。增值服务的主体仍然是各种代理投资,如:私募股权、基金一对一和房地产信托等,新近增加了艺术品收藏、红酒收藏、普洱茶收藏和钻石收藏。因为中国的外汇管制极严,富豪的钱怎么增值也只能在国内转来转去,很难进行全球化配置。听说最近有了代雇菲佣、请英国管家、安排子女国外就读名校等服务,还有关于飞机的业务:购买飞机、租赁飞机、购机融资、购机后服务等。但这些已不是实际意义的金融服务了。

    中资私人银行的产品同质化显而易见,致使很多高端客户因为人情关系,照顾性地在几家私人银行入户,并不一定为增值而去。同时有另一批资格尚浅的客户很愿意掺和进去,图的是身份认同和虚荣,也可能图与富豪的见面和聚会,期望有做大生意的机会。而这一点,恰恰是西方私人银行不可为之的,瑞士银行绝不可能让人随意接触自己的富豪客户,因为这毕竟是个人隐私的一部分。

    中资私人银行的麻烦还不止于这些金融业务的本身,而是很可能涉嫌洗钱。中资私人银行往往“有奶就是娘”,财富数量达到了就“拉上床”,没有资产审查一说,或者审查走过场。外资私人银行会调查客户资金来源,需要深入了解客户,瑞士银行接受新客户还要获得本行全体合伙人同意。中资私人银行吸收了很多高官客户,有一家中资私人银行公然把“副厅级以上公务员”纳入客户分类列表,虽然知道其公开收入和入户资产不对称,还是见钱眼开,一旦官员出事,私人银行怎么解释?

    中国银行业在私人银行问题上表现出的唯利是图,不仅是对国家监管法律滞后的挑战,更是对职业道德和企业精神的漠视。

 
中国私人银行如何遵守契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