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卖什么?卖美元!
(2009-10-23 07:41:10)
标签:
美国金砖美元金融危机杂谈 |
分类: 行万里路 |
美国考察回来的十来天里,我始终在思考:
在美购物,大多数日用品都是中国制造,偶尔出现越南、马来、印尼、墨西哥、巴西制造,美国自己有3亿人啊,他们自己干什么?
美国经济在自己不看重制造业的前提下靠什么支撑?
金融危机起自美国殃及各国,全球经济为何还是围着美国转?
金融危机之后,美国经济垮了吗?美国社会更混乱了么?没有!为什么?
我们都在议论,美国的经济很需要旅游业刺激,但美国的签证为什么仍然是最难的,至少是最难的之一?
整个美国社会非常浪费,还不参加签署《京都协定书》,但是美国依然在领航全球经济,凭什么?
……
太多的疑问,太多的不解。
凭那么短暂的转悠就理解了美国社会?靠自身那么一点学问就能分析清楚美国经济?当然不可能。但是,一些现象,一点进入,一径思索,似乎也有一些支离破碎的答案。
比如,中国制造的衣服、鞋袜、箱包等,就能通过美国人的法眼,质量就能过关;大多的奢侈品也是中国人生产出来的,贴上美国标签就身价大涨数倍或十数倍,而且很多又是中国人买回来了,包括我自己。
比如,作为“装在汽车轮子上的国家”,美国汽车还是保持了很大的比重,纽约的港口周转汽车场就像长满汽车的草原,一个中产家庭有2-3辆汽车纯属正常。制药、IT行业依然非常重视,当然还有军火。
比如,在纽约的百老汇坐了一晚,虽然不全能看懂,更算不得能欣赏,但我看懂了美国人对百老汇艺术家的如醉如痴,欣赏得了文化产品巨大的消费市场。联想到好莱坞大片强大的出口能力,似乎懂得经济和消费不只是穿衣吃喝。
比如,我们非常崇敬地参访了普林斯顿大学、哈佛大学、西点军校、哥伦比亚大学等“人才制造工厂”,我们还访问过的ETS——托福考试中心,因为美国被人向往而增加的产业,这个和各国储备美元是同样的道理。
再比如,访问花旗银行时,我很外行地问,“美国出现金融危机,严格地说中国不存在金融危机,而是受美国影响而经济增长放缓。中国没有一家银行倒闭,甚至呆坏账也没有因此而增加。这是不是说中国的金融更成熟了呢?”得到的一位花旗负责全球分行管理的主管的回答是,“一群大人玩游戏,有大个子摔倒了;小孩没参与,因而相安无事。”我让他给美国、香港、新加坡、中国的金融成熟度打分,他以美国为10分作参照,给香港和新加坡打的分数是8分、7分。我说“中国呢?”他坚持说“不好打分。”我一定要他给出分数,他耸耸肩说,“中国还是学生,实在没法打分。”
太多的所闻、所见、所思,以后慢慢记录吧。